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新绛县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纪实
2018-08-23 08:18:37

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新绛县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纪实

张秋明

3年前,新绛县北张镇西庄村吴俊生成立“绿满山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获得2000亩山地权属,并全部栽植药用双季槐,带动附近4个村发展双季槐产业,为吕梁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路径。这是该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

新绛县是运城市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县域内林地面积22万亩,其中纯林1.9万亩、混交林3.4万亩、经济林8.7万亩。近年来,该县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立足县情,创新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林业经营模式,拓宽林业融集资渠道,打造林技服务平台,推进林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动林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实现山川增绿、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林业富民之路。

培育大户 实现规模经营

从2012年起,新绛县把培育林业大户、促进林业提质增效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权和承包“三荒地”等多种形式,促进林业资源、项目资金、宜林地向大户集中和倾斜,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示范效应。6年来,向规模经营户实施的项目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现代农业干果经济林示范园等重点工程。

位于新绛县西北部的北张镇西庄村绿满山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吴俊生,规划总面积达10000亩,投资总金额2000万元。2015年先期流转山地2000余亩,栽植了以耐旱、耐瘠薄为主要树种的药用双季槐,栽植面积2000余亩,是2015年该县确定的林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不仅使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还可起到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农田防护等作用,初步形成乔、灌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建成农、林协调发展、合理配置的林网体系,同时,可带动西庄村、庙儿坡、西庄坡、北董村等4个村的老百姓靠双季槐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典型示范 实现转型发展

新绛县从林业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大制度层面设计,吸收社会闲散资本,对宜林地进行资源整合,连片规划,连片发展。对规划的宜林地段,按照林木品种、成材年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采取不同承包年限进行林地承包,实行谁投放谁受益的原则,实现了项目效益、造林质量、农户收益的“三提高”。

在典型示范带动下,新绛县北张镇、泽掌镇、阳王镇等乡镇涌现出许多家庭农场、造林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年过六旬的宁引才,是北张镇宁家坡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十年前,以经营村北马首山铁矿石赚得了“第一桶金”,成为当地人人羡慕的“牛人”。

2007年,国家出台禁止私挖滥采政策后,宁家坡一带山上开的矿全部关闭。宁引才站在村口,望着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大山,由过去的青翠欲滴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内心受到极大震动,老宁便做出了个大胆决定,进行生态恢复。于是,他倾其所有积蓄,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承包了村前马首山的3000亩荒沟,三年间栽种了5万株侧柏树苗。

宁引才为了确保树苗成活,引水上山、开山辟路。三年间,老宁花光了多年积蓄,在马首山上栽植的树苗成活率达98%,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咱这山贫瘠不假,但只要有党的好政策,办法对了头,小树苗照样能长成参天大树。”老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创新机制 打下“双增”基础

新绛县从转变思路入手,创新机制,大胆改革以往资金投入方式,即由过去林业部门用项目资金购苗、栽植,再交给农户管理,变为明确造林主体身份,从苗木购进到管护全部由农户自己投入,林业部门结合农户需求开展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工程完成后,根据工程规划方案进行核查、验收,造林合格率和苗木成活率达到设计标准,发放项目资金。这样就以资金为纽带,形成林农与林业部门“效益共同体”,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林农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县在横桥、北张,泽掌古交等乡镇发展干果经济林4万余亩,成活率达90%以上,为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绛县横桥乡支社村位于峨嵋岭南端,人口950余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80%是旱地,沟深坡多,土地贫瘠,小麦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

从2010年开始,支社村在县林业局支持下,村民自购核桃苗木,林业技术员现场指导栽植,全村发展核桃面积达到2000余亩。但由于经验不足,栽植的核桃苗木品种繁多,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为此,县林业局聘请汾阳市核桃专家免费为该村栽植的核桃树全部进行科学整形修剪,做“高位换接手术”和田间水土管理等提质增效,使核桃品质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支社村还争取项目资金200万余元,对田间道路进行了整修,投资打了深井,铺设了灌溉渠,改善了基础设施。2017年,支社村种植的2000余亩核桃树都已进入初果期,亩产达到600多公斤,全村光核桃一项收入达200万元,人均增收1200余元。

科技培训 提升林农信心

近年来,新绛县按照“连片发展、规模种植、政府扶持、农民自主、部门服务”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农民种植效益好、耐干旱、耐瘠薄的清香核桃、大红袍花椒、双季槐等经济林,发展面积达8万余亩。县林业局多次组织专业合作社社员和种植户到外地考察取经。同时,聘请外地专家对林农进行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全方位、各阶段、立体式技术培训和指导,林农管理经济林能力得到空前提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绛县泽掌镇张家庄村是一个山区小村,地处吕梁山脚下,村民的土地全部是山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近年来,该村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荒山荒坡上全部都栽上优质“大红袍”花椒,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

张狗文是张家庄普通村民。从2009年开始,老张承包500余亩山地栽植花椒。由于种植花椒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花椒特别适宜山区气候,老张经过8年的苦心经营、科学管理,花椒种植取得成功,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椒大王”。“这几年,我种植的花椒很抢手,有时候刚摘下还没来得及晾晒就被客商收购了,干椒一斤能卖38元,每年能收入60万余元。我们村的花椒现在有1000多亩已到盛产期,一年可为村民增收300多万元。”张狗文说。张家庄村花椒基地生产的“大红袍”花椒粒大、味纯、品质好,有“中华名椒”之盛誉,曾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优良产品”奖,并获中国农学会“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认证书,“大红袍”花椒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新绛县吸收社会各类资金1.8亿元,发放项目补贴2000万余元,通过整合资源,培育大户,组建核桃、双季槐、花椒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林场5家,苗木专业合作社6家,培育出100亩林业大户22户,其中100亩以上大户14户、500亩以上大户2户、千亩以上的大户6户,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为县域林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