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尹征波
掌上曲靖 2018-08-22 17:05:54
师恩难忘 

 
      在这个秋天的清晨,我踩着零星飘落的梧桐叶在街上走,随手翻看着手机里的信息,突然看到一条信息,说敬爱的王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霎时我的眼泪如同夏天猝不及防的雨,簌簌地落下来,怕路人见笑,我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意欲把汹涌的泪水忍回去,深呼吸良久,眼泪才慢慢止住,而悲伤却填满了整个胸腔,挥之不去亦无法消散。


在我很小的时候,王老师就是父亲的同事,住在隔壁的隔壁,彼时有三件事让幼小的我觉得王老师是个既独特又神奇的人。一件是王老师特别爱干净,无论是热天穿的白衬衫,还是冬天穿的蓝色中山装,从来都是干净平整的不见半点污迹和折痕,皮鞋永远澄明瓦亮不染纤尘,就连常穿着打球的球鞋也是洗得白白的,蚊帐、被单更是经常洗得干干净净的晾晒在门前的铁丝上,讲究得连爱美的女生都自叹弗如。第二件是王老师宿舍里时不时飘出铮铮淙淙或呜呜呀呀的声音,经常吸引着我们几个小屁孩躲到他屋后窗下去听。回来问父亲那是什么声音,父亲会告诉我那是三弦、月琴、二胡的声音或小提琴、手风琴、扬琴、脚踏风琴的声音,我惊奇王老师为何凡是当时能找到的乐器都能上手。放到现在,这并没有什么稀奇,但在七十年代的农村小镇里,许多乐器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演奏它们了。第三件是王老师经常帮人写对联。那时候农村里春节、娶媳妇、盖房子、安葬老人都要贴对联,那年月人们没钱买也没地方买对联,只有请人写,王老师就经常帮人干这活。常见他宿舍里摆不下写好的对联摊到室外来,我稚气的问父亲,为什么王老师要帮人家写,父亲说因为王老师会作对联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很幸运,上了初中以后,王老师成了我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刚上初中的少年,内心是雀跃的,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什么都想去探个究竟。语文课堂上,王老师不但给我们讲课文的字词句、中心思想,还讲考试范围外课文的作者、作者的人文思想以及其它作品,由此课文之外的视野之门被渐渐打开,让我想去进一步阅读和了解。一个成天在田野里疯跑、在河沟里捞鱼摸虾的孩子,当知道文学的海洋里有唐诗宋词,三国、水浒、红楼梦、茶馆、青春之歌,老舍、曹禺、巴金、丁玲、王蒙、杨沫、朱自清、莎士比亚、拜伦、泰戈尔、普希金......内心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被徐徐开启的求知渴望,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所有能找到的书,学校图书室里有且仅有的几本中外名著成了我的“文化盛宴”,《少年文艺》《收获》以及当时最流行的《大众电影》等杂志都令我废寝忘食。曾记得,当读懂海的女儿为心中所爱而宁愿化为泡沫时,我为自己读懂了而激动不已,兴奋哭泣。


作文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怕写作文,我也不例外。有一次王老师把我的一篇作文拿到课堂上去念、去分析,至此之后,我的自信心迅速膨胀起来,窃以为自己已然是个写作的行家里手,老师布置的作文迅速写好交上,课余就埋头写小说、写故事,并投寄给《少年文艺》。那稚气未脱的文字,现在读来让人哑然失笑,当时拿给王老师看,王老师却赞赏有加。


王老师是语文老师,但是他经常在下午放学后再加一节课教我们唱歌,先教我们识简谱,一遍一遍把枯燥乏味的曲谱塞进我们脑海,然后教我们唱歌,唱熟一首歌后,他就拉起小提琴、手风琴或者二胡给我们伴奏,少年的心随着跳动的音符飞翔,在那些快乐的时光里,同学们常常兴奋得尖叫或大笑。他教过我们许多首从未流行过的歌曲,如《苏武牧羊》《满江红》《难诉相思》《游子吟》等等,在人生最失意无助的时候,常想起并哼唱的都是这些歌,“孤馆寒窗,风更雨,欲语语还休...”“苏武牧羊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一遍一遍的哼唱,一点一点的释放出内心深处的彷徨和忧伤。    

    
       王老师经常给同学们理发,我第一次拥有的“上海头”就是他给理的。那时条件太差,许多农村同学头上都长满了虱子,却从未见特别爱干净的王老师嫌弃过谁。记得有一次王老师给同学们理完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上联“一刀剪断千千万其实一毛不拔”,让我们对出下联来,那时的我们苦思冥想怎么也对不出。我一直记得这幅上联,阅读渐多以后也试着去对过,对出之后却又想:文字可以对,甚至可以对得很工整,但那分毫不取的给予和付出,我们拿什么去对呢?


说实话,王老师绝对不是一个教学生考高分的语文老师,但他是一个能引导学生去认知课文背后更多东西的老师。作为班主任他不是很严格的管理者,印象中他从未直接批评和训斥过学生,总是含蓄委婉的举事例讲道理,让犯了错的学生自己去反省,愚笨如我也能后知后觉,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同学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成长,如同植根大地的幼小树苗,在园丁的守护中恣意生长,不会被压制也不会被随意修剪,有的只是温暖的呵护。作为长者,他不是贴着标签的楷模,也不是标杆,从来没有对学生说教过,要这样不要那样,但在他的言行里总有我们不自觉的想要去听从和模仿的部分。


借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王老师是男神一般的存在,他的“神奇和独特”不仅因为他爱干净、会乐器、能写对联,更因为他学识渊博、通情达理、温文尔雅、言行得体、气质不凡、风度翩翩......用丰富的知识和充盈的智慧教引着幼稚蒙昧的学生,以良好的修养和丰沛的学识影响着身边的人。


年纪渐长,当能多维度的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时,我猛然发现,王老师是异常不幸的,他的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和痛苦经历。在自己的热情被痛苦失意消磨渐尽的时候,我万分惊诧,王老师是如何能够始终如一葆有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及学生的热爱的?而这份意志品质我又该如何去学习和模仿呢?


中学毕业后的若干年里,我很少去看过王老师,总以为师恩于我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看不看,感恩的心都是在的。再则,潜意识把王老师永远定格在了那风华正茂的岁月,误以为什么时候去看都是可以的。现在想来真是追悔莫及,师生在一起静静的吃顿饭、喝杯茶、聊聊天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从未当面表达过对王老师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在他永远离开了的今天,这样的情愫却愈加浓烈。就以此拙文悼念敬爱的王老师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