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海——指尖上的艺术
团结报 2018-08-20 08:36:46

张春海在挑花

文/李银慧

吉首市峒河东正街老渡口北边,有一条古老的街道,久经风雨消磨的老房子、凸凹不平的石板路虽已更新,却掩饰不住往日曾经的繁华。狭窄的街道两旁延伸着鳞次栉比的房子,门外原先错落摆放的小摊小吃不见了,延续的是一字排开的理发店、苗医馆、小超市和网吧,有意无意之间传递着时代进步的气息。或许是古老峒河有意横流隔出的空间,使街道格外向阳,它便有了一个老吉首人熟知的名字——向阳街。

向阳街33号有一间不起眼的砖木结构作坊,房主自己取了个名字——境然堂,取“境由心生、顺其自然”之意。一天,几位男女客人相约走进境然堂小聚,发现逼仄的餐厅旁边竟然是一间作坊,墙上挂满了苗族挑花作品。一位三十几岁的小伙子正在低头挑花,花布上没有任何预先画好的图案,他竟能凭着自己灵动的构思,一针一线挑出精美的作品来。他的作品、他的技艺令几位客人叹为观止。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位年轻人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

汉绣大师姜成国老师带徒参观。

他叫张春海,1985年出生,苗族,州民盟盟员。他从小就跟随祖母石正菊学习苗族挑花,到现在已有17年时间了。2004年从吉首民师美术专业毕业后,原本分到吉首市马颈坳小学教书,他竟没有去,却选择拜保靖县文化馆的田茂忠为师学唱土家山歌。当他把土家山歌基本上学会了、唱好时,2012年他以土家山歌传承人的身份去长沙参加非遗培训会。在参观非遗展馆时,发现其他方面都有传承人,而且作品也多,唯有苗族挑花的传承人少、作品也少,便产生改行的想法,他要当一名苗族挑花的传承人。

有祖母传授的深厚基础,有对非遗文化艺术传承的痴迷,有弥补非遗传承的空白的理想,他竟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原来的选择,走上了苗族挑花的传承之路。

他一边继续向祖母学习,一边走村串寨拜访民间各个挑花高手,向他们学习针法和传统图案,并收集苗族挑花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收集了清代、民国及至建国后的各种苗族挑花作品一百多幅。同时在自己狭小的住房内开设了专门的创作作坊,在简单的木桌上苦心经营着自己的梦想。

他母亲和爱人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为了传承,他只好一边与母亲一起开个小餐馆,摆两三张桌子,以小排档、农家小炒接待少量的客人。他爱人则在城内与别人合伙,接收一些美容的活计,收入倒比开馆子多了些。

投入和付出总大于收获,他感到艰难,有时也感到孤独,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初衷,没有放弃他的梦想。

参加文化部旅游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挑花非遗传承人培训班。 高 寒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巧手“挑”出花世界,“针走龙蛇,经纬分明。草地上,鹿鹤同春;莲花上,童子欢颜;荷叶下,鲤鱼成双;小池中,曲桥竹亭交映。一幅吉祥如意、年年有余、早生贵子的挑花作品,展现在客人面前……”湖南日报记者杨元崇发表在2017年10月11日《湖南日报》的文章,把张春海“挑”出的花世界形容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苗族挑花——“指尖上的艺术”,在张春海这位男青年的手上变得多姿多彩。在他的境然堂里,在他的新创作室里,苗族挑花作品琳琅满目,一块块青蓝色的平布上,花鸟虫鱼、鹿马猫狗栩栩如生;山水桥船、月纱窗灯相映成趣。小小花布演绎着老鼠嫁女、多子多福、四喜连花、狮子滚球等传统民间故事,传递着普通百姓文明喜庆的文化信息。

因苗族挑花之缘,他曾多次受邀参加全州非遗作品展演及全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活动,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近几年来,部分关注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州级领导以及与吉首籍知名文化人士,都亲临过他的创作室指导,并给予了大力指导支持。

因苗族挑花之精,湖南卫视、北京晨报、湖南日报、湘西团结报等媒体多次对他进行专题报道。2017年7月,吉首市人民政府支持他成立了首个苗族挑花艺术馆和挑花非遗传习所,2018年6月他参加文化部、旅游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非遗挑花传承人培训班,以精湛的技艺把湘西苗族挑花推上了全国非遗挑花最高舞台,在40多名挑花非遗传承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优秀学员,并代表学员在结业典礼上进行典型发言。他在培训班创作的四幅作品参加全国非遗精品展,在恭王府展厅展出,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作品并被文化部收藏。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和全州各种非遗挑花艺术大展,多次获奖。在他的努力下,湘西的苗族挑花走在了全国挑花界的前列。

吉首市首届苗族挑花培训班开班典礼。 田 华 摄

尽管张春海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他却没有满足,始终不忘非遗传承的重任。他感到非物资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承,他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把苗族挑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他一直在思考、在拼搏、在践行自己的初衷。

2015年以来,为了吸引挑花爱好者前来学习,他采取免费培训的办法,带学员去民间采风、去外地参观学习等方法,举办了6期培训班。第一次培训是在2015年的7月,他主动与州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工艺系和吉首市职业中学的老师取得联系,先后选送8名学生参加他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培训班学习,水、电、布以及中餐甚至晚餐,都从他家微薄的收入中开支。尽管很艰难,但有母亲和爱人支持,他能够一直顺利做下来。

2016年至今,他以同样的方式,举办免费培训班,每期五、六人,多半是州职业技术学院、吉首市职业中学的学生,偶尔也有吉首市己略乡的妇女,人虽不多,他却很起劲,带他们到矮寨镇的补点村、坪年村,到凤凰县的三江镇农村,到保靖县的吕洞山走访采风,进一步了解苗族挑花的历史传承。2018年7月第六期培训班,他带着学员去了张家界国聪艺术博物馆参观,开阔眼界,学员的车费、吃住费由他全部承担。快四年了,他倾其所有,东奔西走,免费培训苗族挑花传承人,但参加培训的人不多,能够坚持的只有20多人。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执著的追求,对民族艺术的痴心和传承的梦想坚定着他不断前行的步伐。他的事迹让不少州内外专家和业内人士感动不已。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州、市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多次到他的境然堂参观、指导,并为他鼓劲加油,为他宣传呼吁。2015年,吉首市人民政府专门在向阳街他家附近,免费为其提供了近300㎡的古民居,帮助他挂牌成立了苗族挑花工作室。2017年,在州、市有关部门领导支持帮助下,又成立了湘西州首个苗族挑花艺术馆及苗族挑花非遗传习所,让他有了更加宽敞的创作室和培训场地,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他想,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湘西州的苗族挑花艺术传承,一定会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张春海,这位年轻的苗族挑花传承人,一位优秀的民族民间工匠,一直在辛勤地付出、默默地奉献着,演绎着他的梦想和传奇……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王春晖摄)

张春海挑花系列作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