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桂阳县欧阳海镇欧阳海村,系着崭新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跟随“桂阳星火”宣讲团走进欧阳海故居。童声与英雄故事交织,这场“行走的微党课”让红色星火在暑期燎原。“这场微党课,让英雄从课本名词变为生命榜样,这才是走心的教育。”桂阳县欧阳海故居管理员陈龙花有感而发。
在黄色的土坯房里,“桂阳星火”宣讲团成员以欧阳海舍身推马救列车的铜像开启讲述:“同学们,这位目光坚定的青年,就是咱们村走出的‘爱民模范’。他19岁参军并三次立功,日记里写下‘为理想牺牲,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誓言。”孩子们屏息凝望面前的铜像,感受英雄成长的温度。
当来到老鸦窝村的旧照片前,宣讲团成员问:“你们知道这里为什么叫作老鸦窝村吗?”一位学生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因为只有老鸦不嫌弃这里,才会来呀。”参观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多次与孩子们互动。在一次次的问答中,孩子们的眼神里闪烁着感动与敬仰,英雄精神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心田。这一刻,抽象的革命精神变得如此具体而鲜活。
“桂阳星火”宣讲团创新探索“红色历史+本地资源+儿童视角”的融合路径。这次欧阳海故居之行,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宣讲团将“夜宿梨山”“一碗南瓜粥”等桂阳本地红色故事与欧阳海的英雄事迹巧妙串联,努力编织一张属于桂阳的“精神地图”。
60余年时光流转,“欧阳海”三个字已深嵌桂阳的各个角落:从乡镇、学校到水库、广场,英雄之名成为这片土地最醒目的精神路标。而“桂阳星火”宣讲团的探索,正为这座丰碑注入时代新解:对儿童来说,欧阳海是“画纸上推开惊马的勇士”,是笔记本里可以倾诉心声的榜样;对基层干部来说,欧阳海是“挖掘红色富矿、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对城市来说,欧阳海是桂阳擦亮“千年古郡·英雄故里”文化品牌的关键实践。
接下来,“桂阳星火”宣讲团将进一步创新探索,把故居老物件变成“会说话的教材”,让英雄日记里的字句化作情景剧台词,让红色基因如同种子般深植于更多人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新时代的精神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