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炫慈
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江炫慈,女,出生于2012年8月,现就读于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七年级。热爱文学,醉心于书法,在校书法绘画、数学趣味导图、语文阅读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创作背景:此次以对家乡山水人文的体悟创作参赛,作者试图用文字编织郴情画卷,愿借文学大赛契机,与同好共探文字魅力,让青春笔触记录家乡韵味,在创作中成长。
代表作品
山水织就的郴州情书
参赛作者:江炫慈(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
指导老师:何宇阳(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郴”字,是独属于这座湘南小城的印记。当它从唇齿间轻逸而出,仿佛带着青山的翠影、绿水的波光,还有烟火里蒸腾的人情,在岁月长河里,静静诉说着郴州的故事。
郴山:翠影摩苍穹
王仙岭自大地间拔起,如巨人脊梁,撑起一片葱茏。层峦似水墨长卷,缓缓铺展,云雾是灵动的留白,在峰谷间游走,时而裹住山尖,让整座岭都笼着轻纱,添几分“犹抱琵琶半遮面”朦胧。
破晓时分,第一缕日光像金丝,穿透枝叶编织的网。露珠在叶尖悬停,被日光染成碎钻,轻轻一晃,便簌簌坠落,把山林敲成晶莹的世界。登上绝顶,长风扑面而来,群山在脚下蜿蜒,像蛰伏的巨龙,向着远方延展,壮阔与豪迈,顺着目光,直直沁入心底。
苏仙岭藏着“天下第十八福地”的传说,石阶蜿蜒向上,似要牵人踏入仙踪。古木撑开绿伞,把炎夏遮成清凉,摩崖石刻斑驳,字里行间,是岁月摩挲的温度,那些古老故事,随着山风,悄悄在耳畔呢喃。
郴水:柔波浣晨昏
耒水、郴江,是缠绕城市的丝带。河水清得透亮,把两岸的楼、树、云,都揽进怀里,裁成一幅流动的画。
漫步堤畔,风掠水面,扯起细碎的涟漪,一圈圈漾开,搅碎了蓝天。暮色泼洒时,夕阳把金粉倾在江上,波光便成了跳动的火焰,连垂钓老者的剪影、孩童追逐的笑声,都浸在这暖金里,揉成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郴情:烟火暖人心
郴州人的热乎劲儿,就像鱼粉锅里滚着的浓汤。天还没透亮,鱼粉店的烟火已欢腾。老板远远招呼:“来碗鱼粉咯!”鲜鱼熬的汤乳白香浓,米粉吸饱滋味,剁辣椒一撒,辣意撞开味蕾,整个人都被这股子热乎劲儿叫醒。
逢年过节,郴州的街巷更是热闹成了蜜罐。家家敞开门,把腊肉、糍粑往桌上堆,不管认不认识,拉着你就往屋里让,笑纹里淌的都是真诚,让异乡人也能触到“家”的温度。
郴山立骨,郴水为脉,郴情作魂。山水与烟火相融,把眷恋种进每个过客心底,让来过的人,从此多了一份对郴州的牵挂,让这座城,成了梦里也想奔赴的方向。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山水织就的郴州情书”为题,视角独特,情感真挚。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如将王仙岭比作“巨人脊梁”,把云雾写成“灵动留白”,让山水跃然纸上;对鱼粉店烟火气的描写,更以细腻笔触勾连地域温情。从“郴山”“郴水”到“郴情”,由景及人,层层递进,既展现郴州山水之美,又深挖人文底蕴,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