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42.陈志炜 |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2025-06-25 15:09:41

  陈志炜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陈志炜,男,2011年12月31日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七年级。

创作背景:作者逢年过节就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尤为喜欢家乡元宵节时的舞香火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于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在了这篇文章中。


代表作品

香火里的乡情

参赛作者:陈志炜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罗  雁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郴州,这片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之上,香火龙犹如一首古老的诗篇,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一部不朽的民俗史诗。

元宵节的晚上,正吃着美味的节日饭菜,突然一阵“咚咚锵锵”的声音由远及近,我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滚滚浓烟探出了头,它迅速扩散,很快钻进了窗户,随后在团团烟雾中什么东西如流星划过,时而蜿蜒盘绕,时而腾起,伴随着鞭炮的声响游动——那是香火龙!那一刻,时间好像静止了,点点的香火围绕在龙灯的身旁,好似星星下凡来给龙灯做伴,那飘散的烟雾又像蒙蒙的月光洒在它身上,为它盖上一层轻薄的纱。龙灯早已过去,我久久才从刚刚那震撼的景象中醒过来细细回味着,脑海里的画面如影片般翻来覆去。

我匆匆扒了几口,扔下手中潦草的碗筷便跑了出门,放眼所见整个小镇被烟雾环绕着,给节日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来到祠堂,他们正举着龙灯准备向河边走去,龙灯前佝偻的老人,背着手向前走去,龙灯下壮实的小伙子们巍然伫立在那,随后也举着龙灯腾飞向前,他们那壮实的肌肉,像一块深褐色的石头般坚硬,上面,还冒着丝丝汗珠。

如果说静止的龙灯像一幅画,那动起来的龙灯就似真龙下凡:开始大家只静默着,不说话,可那鞭炮就像表演开始的指令,那些小伙子们的眼眸忽然深邃了,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健的手臂举着龙灯,时而举过头顶,时而又左右晃动,时而又在原地打转,他们舞起龙灯来像忘却了一切,眼里只剩下龙灯,忘却了民众的呼喊声,忘却了鞭炮的轰隆声,忘却了香火上掉下来灰烬的灼热,插在龙灯上的香火动起来就如一团火焰包裹着龙灯腾飞而去,风过来时,火焰也晃动起来了,各式各样的鞭炮争先恐后响起来,“噼哩啪啦”的响声就像火焰在弹奏一首恢宏的乐曲为龙灯助势,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远处的感恩塔也在静静地发着光。

我也曾问过爸爸:“爸爸,为什么我们的龙灯是用稻草做的?”爸爸说:“你可不要小看它哦,这用稻草编成的草龙,不仅是我们节俭、勤劳的表现,更是我们对这一年丰收的骄傲的表现!”望着脸上发光的爸爸,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如今,渐渐长大的我在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生活的日益多彩后,开始懂得人们舞动香火龙,不仅仅是一种幸福的展现,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灭的期盼,对建设家乡的传承发扬。郴州,我的故乡,我爱这个地方的山、水还有这儿的人!

香火不灭,乡情永恒;龙身腾越,精神不朽。这就是郴州人藏在烟火里的根脉。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通过描述郴州的舞香火龙这一民俗,表现了寄托在其中的乡情,表达了对家乡风俗的传承,对文化之根的传承这一主题。写清楚自己家乡的具体地名就好了。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