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萱
郴州市第十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欧阳萱,女,出生于2011年9月,现就读于郴州市第十九中学。2024年在“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引导学子立志报国”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24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2024年下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代表作品
一湖一息 千年郴韵
参赛作者:欧阳萱(郴州市第十九中学)
指导老师:杜冬翠(郴州市第十九中学)
东江湖在晨雾中缓缓吐息时,我正踏着露水敲响它的门扉。乳白色雾气从峦的鼻息间涌出,缠绕着渡船的桅杆,将远山浸染成水墨画卷。撑篙人解开缆绳,刹那间,竹篙点破水面,涟漪惊醒,荡开郴州这座小城的见面礼,带着山水清冽的呼吸。
你看,这湖是有肺叶的。船家指向雾气蒸腾的湖面。天光刺破云层的一瞬,翡翠色湖水突然舒展身躯,八十一座岛屿如舒张的肺泡浮出水面。白鹭掠过时翅尖垂落的水珠,坠入船舱化作剔透的音符。我突然懂了《水经注》里便江如带的深意——两千年前缠绕在郴州腰间的碧玉,至今仍在南岭的呼吸中起伏。
码头的青石板上,瑶家阿妈的银饰正与雾气共鸣。九百九十九针,针针要沾着湖水的吐纳。她指尖游走的丝线忽而化作晨雾,忽而凝成渔火,绣棚上《雾漫小东江》的轮廓随呼吸明灭。那些没入织物的露珠,原是东江湖夜半凝结的叹息。
暮色给湖水镀上琥珀光晕时,渔夫的网正在半空绽放。他弓腰展臂的姿势,像极了古青铜器上的狩猎图腾。银网坠入水面的刹那,我听见湖心传来悠长的换气声——东江湖教给渔民的,是撒网的角度,更是与波涛同频的呼吸术,对岸飘来的柴火气混着藻香,漫过我的鼻腔,这是郴州最古老的体香。
湖畔小村的青石板吸饱了六百年的吐纳。老宅天井里,穿堂风正搬运着明清年间的呼吸,檐角凌霄花的每一次摇曳,都在重演旧时书生翻动书页的节奏,当耄耋老者舀起泉水泼向石臼,飞溅的水珠在半空勾勒出《徐霞客游记》的残章——原来时光在这里从未流逝,只是随古村的呼吸循环往复。
最后一缕暮霭沉入湖底时,兜率岛的轮廓化作剪影。传说中苏耽飞升的白鹤,许是带走了某片山峦的吐纳?此刻南岭的云雾仍在分娩新的传说。雾中若隐若现的岛屿,多像大地舒张的筋骨,夜渔船的灯火,恰似山水吐出的星子。
归程的列车上,衣襟渗出的东江雾水正悄然蒸发,那些潜入肺腑的负氧离子,已在我的血脉里筑起微型湖泊,郴州的呼吸从此有了新的载体,当北纬25°的风途经我的窗台,耳畔总会响起竹篙点水的清音,恍若南岭的群山,正隔着千里山河与我同步呼吸。
这便是我窃走的郴州秘辛:所谓人间仙境,不过是山水与人类共享同一副肺叶。当瑶绣上的晨雾遇见古村的炊烟,当渔网中的月光融进旅人的梦境,雾面被拨开,琴弦般的涛声震颤,才发觉林邑之地早已完成永恒长青的吐纳!原来我早非过客,当郴州把最后一片月光缝进我的掌纹,山水便借我肉身,永生着它的呼吸。
作品点评
文章以“呼吸”为魂,以诗意为骨,以文化为韵,将东江湖乃至郴州山水的灵动生命、深厚底蕴与自我生命体验完美交融,谱写出一曲清新脱俗、意蕴悠长的“千年郴韵”赞歌。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语言功力和独特的情感体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