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泓瑾
郴州市涌泉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宋泓瑾,男,2016年3月出生,郴州市涌泉小学学生。他热爱学习,喜欢阅读,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红领巾奖章”等荣誉称号,荣获涌泉小学图书馆2024年度阅读借阅之星。
创作背景:郴州的山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动人的红色故事,作者将自然景观与红色记忆相融合,展现郴州独特的人文魅力,激励青少年铭记英雄担当,赓续红色基因。
代表作品
会讲故事的郴州山水
参赛作者:宋泓瑾(郴州市涌泉小学)
指导老师:欧阳霞(郴州市涌泉小学)
郴州的山水,就像一本本永远翻不完的故事书,每一页都藏着让人感动的秘密,比动画片还精彩呢!今天就让我当小导游,带你们沿着时间小路,听听这些故事吧!
走进桂阳芹溪村,连绵的青山像温柔的巨人,轻轻环抱着村庄。村里的小溪“哗啦啦”唱着歌,它可是个“小话痨”,最爱讲红军在这里的故事。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和乡亲们亲如一家,帮大家干活,把粮食分给贫困的农民。可没想到,一位19岁的战士因为生病和战斗受伤,永远留在了这里,胡祥震爷爷就成了执着的“守墓人”。他说:“只要我活着,就一直守着红军墓。将来我不在了,我的儿子、孙子来守护。”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跟着胡爷爷来扫墓,听他讲红军的故事,青山也好像听懂了这些话,用茂密的枝叶为墓地遮风挡雨,默默守护着红军烈士。
再去良田廖家湾,后龙山长着一大片古松林,一棵棵松树高大挺拔,像威风凛凛的将军。松树悄悄告诉我:那是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刻,国民党把铁路炸坏了,急需大量木材重建。古松林是村里祖传的宝贝,一直被大家小心保护着,连一根树枝都舍不得砍。可当听说铁路抢修关系到战争胜利,全村人没有丝毫犹豫,决定把 3000多棵古松树全部捐出来!那段时间,廖家湾热闹极了!砍树的声音、搬运木材的吆喝声,在山谷里回荡。大家背着沉重的木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趟又一趟地走。衣服被汗水湿透,肩膀磨出了血泡,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铁路提前修好了。后来,铁道兵团送来了“功在人民”的牌匾,这是对廖家湾人最珍贵的褒奖!
妈妈说,这些山水故事就像种子,只要我们把英雄故事写进作文里,把他们的勇敢和担当记在心里,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长成永远都不会褪色的中国红!下次你来郴州,记得把耳朵贴在松树干上——说不定,你也能听见山水在轻轻说:“这是我们最宝贝的故事呀!”
作品点评
本文紧扣“郴山郴水郴情”主题,展现了郴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情感基调积极向上,语言质朴自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感悟,富有温度。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妮
二审:龙琦钰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