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桐
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曾一桐,女,2013年11月出生,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是位品学兼优的书香少女。每天清晨,她会捧起心爱的书籍迎接第一缕晨光;傍晚归家时,摘菜的手指还残留着墨香余温。书包里总装着读到一半的好书——它们是放学路上最忠实的伙伴。正是这份知行合一的坚持,让曾一桐在2024年寒假读书笔记评选中折桂,更让她在各项征文比赛中崭露头角。
代表作品
雾漫东江
参赛作者:曾一桐(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黄素云(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
我的家乡郴州,坐落于湖南的南端。这里山川秀美,自然风光如诗如画,美景层出不穷。这里有高山之巅的广袤草原,仿佛天际的绿毯;有山腹间的钟乳石洞穴,奇景令人叹为观止;有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有丹霞地貌,时间的刻痕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然而,在这众多美景之中,有一处尤为特别,它是人类智慧与自然之美的完美融合。
她常常带着一层神秘的薄纱,悄然入梦,让我在那如仙境般的美景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武侠梦。这一切,都源于去年“五一”的那次美好邂逅。
犹记得那个清晨,我被窗外婉转灵动的鸟鸣声唤醒,推开窗扉,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江面,远山仿佛穿上了朦胧的纱裙,随风轻舞,忽聚忽散,忽浓忽淡,灵动而缥缈。隐约间,一叶小舟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正悠然地抛洒着渔网,宛如课本中的诗配画,美得令人心醉。
忽然,朦胧的江面上似乎有柔和的霞光掩映,原来是太阳从远山后跃然而出。渐渐地,雾散了,一束束金光射向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明镜,又似翡翠。清澈的湖面完全展现在眼前,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几尾小鱼在水中与水草嬉戏,生机勃勃。
“桐桐,别看了,快来吃早餐。”妈妈的催促声打断了我的沉醉。
“粉来咯,请慢用。”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手中端着一碗香气扑鼻的鱼粉。
哇!那奶白的粉汤上,两条黄骨鱼悠然卧着,酥脆的花生、爽脆的萝卜丁、香辣的海带丝,还有香菜、小葱、泡椒,依次铺满了碗口,色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嗦起粉来。Q弹爽滑的粉条,鲜美细嫩的鱼肉,浓郁的汤汁,再加上那些丰富的配菜,香、鲜、辣几种味道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美味得让我欲罢不能。即使胃已经饱胀,也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打着饱嗝也要坚持吞下最后一口汤。
这碗鱼粉,成为了我心中关于郴州最深刻的美食记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梦见自己立于东江边,吹笛驭兽,踏着薄雾舞剑杀敌,时而御剑飞行于天际,时而劈波斩浪于江面……而那鱼粉店,必然建在我隐居修行的不远处,成为我武侠梦中的温馨港湾。
我忘不了东江湖畔的那碗鱼粉,也忘不了那如仙境般的东江湖。她让沉迷于武侠世界的我,找到了一个向往的隐居地。我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长大后身在何方,这美食、这美景,还有那热情的老板娘,都会成为我对家乡郴州最美好的回忆,永远镌刻在心间。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乡情为经,以诗意作纬,织就一幅灵气跃动的东江湖韵图。小作者以雾为文眼,将视觉的朦胧(晨雾氤氲)、味觉的丰盈(鱼粉飘香)与想象的瑰丽(武侠梦境)完美糅合,展现出多维度的审美感知。行文结构匠心独运,从邂逅到沉醉再到铭记,情感层层递进。尤为亮眼的是将日常饮食升华为文化符号,鱼粉的色香味描写极具镜头感,嗦粉的动态描摹更显童真野趣。结尾处将美食记忆与武侠想象熔铸为乡愁意象,既传承了江湖的文化基因,又创新了儿童视角的奇幻表达。文字间流淌着对故土风物的深情眷恋,在虚实相生的笔触中,完成了从自然景观到精神原乡的升华,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文化感悟力与文学想象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