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243.黄宇翔 | 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2025-06-17 16:01:41

  黄宇翔

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宇翔,男,2013年6月出生,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作为12岁的阅读践行者,以三倍于同龄人的阅读量深耕书田,连续两年斩获校主题阅读征文二、三等奖。2023年县级读好书·写好字·讲好故事活动中,阅读笔记和手抄报分获三等奖与一等奖;今年又在校县两级征文竞赛中再添双奖。他的成长不囿于书斋:森林防火征文特等奖传递社会责任,体育节团队协作二等奖印证全面发展。


代表作品

雾锁西瑶,梦回绿谷

参赛作者:黄宇翔(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黄素云(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

车子沿着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缓缓攀升,窗外的景致悄然变换,从稀疏的村舍过渡到连绵起伏的青山,宛如一幅渐变的画卷。当转过最后一个急转弯,西瑶绿谷仿佛一位羞涩的少女,不经意间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那是一片浩瀚无边的绿色海洋,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山风携带着草木的清新香气,与轻雾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连五脏六腑都被这绿色的气息所浸染。沿着蜿蜒的台阶逐级而下,耳畔响起了溪水潺潺与鸟鸣啾啾的交响乐,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天籁之音。

正当我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时,一抹鲜艳的红色跃入眼帘,那是几株野杜鹃,在浓密的绿意中绽放得如此恣意张扬,宛如瑶家姑娘精心绣在绿绸上的红绢花,为这片绿色的海洋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晌午时分,我踏入了一座瑶寨。木楼前的晒台上,几位头缠彩巾的阿婆正忙着翻晒油茶果,她们的笑声清脆悦耳,比树梢上的鸟鸣还要动听。热情的瑶家人用粗瓷碗端来了几碗苦爽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碗中轻轻荡漾,入口微苦,但细细品味之下,却有一丝甘甜在舌尖蔓延开来。

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将我困在了溪边的凉亭中。雨帘如织,将整个山谷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远处的峰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瑶族传说中那乘云而去的盘王,神秘而庄严。雨滴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恰似长鼓舞的节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昨夜篝火晚会上的动人舞姿,那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

夜幕降临,我躺在民宿的竹榻上,透过木窗框仰望夜空。这里的星星比城里的路灯还要密集,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恍惚间,我仿佛听见了一声声古老的歌谣,那是祖辈们留给大山的密语,如今又被大山轻轻吐露给每一个前来寻梦的旅人。

在这片绿色的梦境里,我终于领悟到:西瑶绿谷最动人的魅力,并非仅仅在于它征服视觉的绝美风景,更在于它那种能让时光静止的神奇力量。就像初来乍到时那轻盈的雾气,初见时或许并不觉得特别,但待到离去之时,才恍然发现自己早已沉浸在这份朦胧与梦幻之中,无法自拔。


作品点评

这篇游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瑶绿谷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小作者善用通感技法,将视觉(波光粼粼的绿海)、听觉(溪水鸟鸣交响)、味觉(苦爽酒的回甘)交融呈现,营造出立体的自然秘境。文中比喻精妙灵动,如将野杜鹃喻为绣在绿绸上的红绢花,既突出色彩张力,又暗合瑶绣文化特色。结构设计如山水画卷徐徐展开,从晨曦初探到星夜沉醉,时空流转自然。最可贵的是在景致描摹中渗入文化体悟,借盘王传说、长鼓舞等意象,将自然景观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文化感知力。文末对时光静止的哲思,更使游记突破表象记录,抵达诗意栖居的深层境界。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