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芮瑾
郴州市涌泉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芮瑾,女,2013年12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涌泉小学五年级。李芮瑾同学全面发展,取得很多荣誉:2021年荣获“寒假读好书”主题征文一等奖;荣获“反诈防骗”主题征文一等奖;荣获学校举办的书画大赛绘画组一等奖;获“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2022年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荣获校级运动会女子400米第一名;获春苗书屋“书香少年”荣誉称号;制作的阅读分享视频荣获一等奖;在讲清廉故事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23年获“寒假阅读之星”荣誉称号;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学习标兵”荣誉称号。2024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在青岛出版社举办的小编辑夏令营中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小编辑”。2025年在“书香校园经典阅读分享”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创作背景:作者因对在姨外婆家河边童年玩耍的美好回忆难以忘怀,又见证乡村发展给这条河带来的新变化,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时代发展的感慨,创作此文记录温情与变迁。
代表作品
招旅的河——丢石子的好地方
参赛作者:李芮瑾(郴州市涌泉小学)
指导老师:邹莉莉(郴州市涌泉小学)
我的姨外婆,家住招旅,他们那有一条美丽的河,河水晶莹澄澈,水底的细沙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听着水花拍打在石滩上的清脆声响,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喜欢去我姨外婆家,没想到我也这么喜欢去。每次去她家,我是一定要舅舅带着我去河边玩耍的。
河水潺潺流淌,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似乎在对水质进行检测。小河上方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桥洞很大,护栏上还刻着精美的花纹,和远处的一片绿柏相映成景。四周是参天的大树,叶子茂密,投下一片阴凉。石滩上有许多石子,较多的是碎石或岩石,也有圆滚滚的鹅卵石。
每逢春节,我都要去给姨外婆拜年,一到地方,我们几个表姐妹就会迫不及待地缠着舅舅带我们去河边丢石子、打水漂。舅舅往往会一脸无奈地带我们去,一到河边,我们便像美丽的小蝴蝶一样四处跑开,寻找我们心仪的石子。
我来说说往河里丢石子的小窍门吧!如果是比较大的石头,就需要双手捧着,身体向后仰,使很大的劲才能抛到河里去;假设是比较扁平的石头,或者是瓦片,那就可以尝试打水漂。谁的石子丢得远,或者漂得久,身边的大人小孩子都会好一顿夸,但遗憾的是,我没被夸过。可不知道为什么,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热衷丢石子这个游戏。
舅舅坐在石板上看着我们玩,给我们讲他小时候关于这条河发生的趣事。他说,以前这条河充满了野趣,不像现在这么漂亮。他经常和小伙伴在这条河里游泳洗澡,也有很多妇人在这洗衣服,打水浇菜,远一点的河段还有人捞河沙,很是热闹。舅舅一边说,我脑海里一边想象着那样的情景,果然随着岁月的变迁,每一代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童年。
我带着好奇想上网找找图片,想看看舅舅口中的河以前到底是啥样的。虽然没找到以前的图片,但我却查到了一些关于农村建设的资料: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搞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景致进行整体规划、改造,让农村也跟城市一样漂亮,甚至更有意趣。
招旅的这条河现在为大家所知,叫西河,她默默地哺育了招旅、三合、吴山等几个河边的小村庄。西河的一侧用朱红色的栏杆建起了风光带,很多骑行者都会相约来到西河风光带骑行、拍照打卡。在风光带的不远处还有体育公园和亭子可供乘凉、消遣。
西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她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和幸福。等我长大了,回忆起我的童年时光,西河一定是我童年记忆里不一样的存在。我想,无论我长多大,想起这条河,温暖和幸福都会充满我的心间。
作品点评
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姨外婆家河边的动人图景,语言质朴却充满感染力。开篇直入主题,将河水的澄澈、大桥的恢宏、树荫的清凉娓娓道来,场景鲜活。丢石子的童年趣事描写生动,既有孩童的天真烂漫,又暗含对亲情的眷恋。更巧妙结合母亲回忆与乡村发展,赋予河流时代变迁的厚重感。全文以小见大,将对自然、亲人、乡土的爱融为一体,真挚温暖,引人共鸣。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