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295.李芳林 | 郴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2025-06-05 11:30:33

  李芳林

郴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作者简介

李芳林,女,2000年10月生,现任教于郴州市第二中学。入职以来,曾晋级“诵读中国”湖南省复赛,获郴州市勤工俭学论文三等奖,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一等奖,获评2024年下期“优秀班主任”等。研究生期间曾在知网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干部。

创作背景:本文以郴州自然人文为基础,结合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表达青年守护家园、传承精神的责任与担当。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李芳林(郴州市第二中学)

郴州,这座镶嵌在南岭北麓的山水之城,自古有“林邑”之称,意即“林中之城”。它南枕五岭,北通湘楚,地处湘粤赣交界,既有岭南的柔润,也有中原的厚重。它有飞天山之奇,有东江湖之秀,有苏仙岭之幽,有仰天湖之旷,更有千年文脉与红色血脉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正如秦观所题:“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不是一句寻常之句,而是千百年来郴州山水文化、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今日之我,立足青年立场,胸怀家国之情,为郴山郴水陈情:愿守其山水之灵,承其文化之魂,续其红色之光。

守护绿水青山,是对家园的庄严承诺;保护自然生态,是对未来的郑重表白。郴州之美,美在山形水貌,美在天人合一。飞天山的丹霞地貌宛如上帝的油画刀挥洒于湘南大地,那赤红岩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雄伟壮丽;仰天湖草原被誉为“湘南小瑞士”,云雾缭绕,湖光潋滟,是生态旅游的典范;东江湖则以水清、山秀、雾美三绝闻名,每逢清晨,小东江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恍若仙境。正所谓“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郴山郴水的灵动之美,不仅承载着旅游价值,更是当地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我们必须警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的破坏,是最沉重的代价。正如《尚书》所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若我们今日不懂得珍惜,明日便难再回望这人间仙境。

传承历史文化,是对根脉的虔敬膜拜;弘扬地域精神,是对家国的赤诚担当。郴州不仅有山水之秀,更有文脉之盛。从秦观作词郴江,到苏耽成仙苏仙岭,郴州自古便是文脉昌盛、神韵灵秀之地。“橘井泉香”的传说,流传千年,昭示着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中医精神;桂阳故里的蔡伦,改良造纸术,纸墨飘香,开启文明之光;北湖之滨的周敦颐,写下《爱莲说》,托莲抒怀,立君子之风,成为儒家人格的典范。郴州的文化,如涓涓细流汇成河海,如点点繁星照亮长空。每一个地名、每一块碑刻、每一个传说,都是这座城市灵魂的注脚。若文化的传承中断,精神的根基也将失去依托。正如《左传》所言:“国将兴,必尊其学;国将亡,必弃其礼。”我们要敬畏文化,不拘泥于传统,以文化为根,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诗意。

铭记红色历史,是对信仰的深情回望;赓续革命血脉,是对人民的无声承诺。郴州,是一片被英雄热血浸润的红色土地。汝城县沙洲村,那“半条被子”的故事跨越九十载,至今仍令人潸然泪下:三位女红军在临别时将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百姓徐解秀,一被半分,温情万丈,诠释了“人民至上”的革命初心。湘南起义纪念馆中,朱德、陈毅率先起义的红色旗帜犹在,草鞋、钢枪、红袖章,每一件展品都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桂东县、临武县、嘉禾县,这些如今宁静的山乡,曾是战火纷飞的主战场,是信仰与牺牲交织的前沿阵地。那些在风雨中倒下的英烈,他们的名字或许未被世人熟知,但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山河无恙、百姓安宁。鲁迅先生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今天的每一次安稳呼吸,背后都站着一群不肯低头的人。继承他们的精神,是对历史最庄严的敬礼。

赋予山川精神,是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托举时代荣光,是青年一代的担当所在。如果说郴州的过去由烈士、文人和百姓共同书写,那郴州的未来,将由我们青年一代接力完成。山水仍在,风骨尤存,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让生态更美,让文化更盛,让精神更燃。我们既要在飞天山下仰望星空,也要在东江湖畔脚踏实地;既要传承红色记忆,也要融入时代发展,把个人的奋斗融进郴州的脉动之中。青年之我,不应只是山水的过客,而要成为守望者、讲述者、建设者。愿我们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开花,用担当书写未来,用奋斗致敬郴州。

郴山郴水,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与信仰。它教会我们如何尊重自然、如何敬畏文化、如何铭记信仰,也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情怀、更有担当的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洪流中,愿我们不忘这片山水、不负这份使命,肩负起属于我们的文化传承责任,为郴州、为时代、为未来写下新的荣光。


水调歌头·山水映赤心

参赛作者:李芳林(郴州市第二中学)


飞天丹壁立,湘江抱郴流。云横仰天翠岭,雾漫小东江。秦客题诗千载,苏仙采药何处?人在画中游。古寺藏钟影,松径绕苏楼。

红土热,长路远,赤心稠。残月未冷,半被暖心真情在。烽火唤醒忠魂,铁骨点燃信仰,血脉贯神州。欲问郴州意,且看后生谋。


作品点评

《郴山郴水郴情》文章紧扣 “郴山郴水郴情” 主题,从生态、文化、红色历史多维度展开。对郴州山水的描绘细腻生动,彰显其生态价值;对历史文化的梳理清晰,突出传承意义;红色故事的讲述真挚感人,引发情感共鸣。以青年视角发出担当呼吁,结构严谨,文采斐然,饱含对郴州的热爱与使命感,极具感染力与号召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