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阳
郴州市第五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陈东阳,女,2010年12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第五中学。
创作背景:作者是一个生长于郴州,热爱郴州的女孩。她希望走遍郴州每一处山水,用笔留下与郴州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欣赏到郴州的美景之余,也感受到郴州的廉洁文化。
代表作品
十里“廉”花
参赛作者:陈东阳(郴州市第五中学)
指导老师:宋怡丹(郴州市第五中学)
漫步于乡间小径,一望无际的水田如同一幅巨大的绿绸画卷,铺展在天地之间。农民们俯身劳作,身姿与土地相融,绘就质朴的农耕图景。澄澈的水面仿若一面镜子,悠悠飘荡的云朵在水中投下倩影,鱼儿偶尔调皮地穿梭其中,搅碎那片云影,转瞬之间,水面又恢复平静,云影如初,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
白鹭悠然独立于田埂之上,身姿挺拔,尽显优雅之态。水牛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温和憨厚,即便有白鹭轻盈地落在它的背上,它也不恼,只是慢悠悠地甩动着尾巴,仿佛在与这乡野的宁静共舞。
这便是我的家乡栖凤渡,置身于此,城市的喧嚣被远远抛却,内心的急躁悄然平息,只余这一方纯粹的宁静,这是最直观的感受。然而,久处其间,一丝“乏味”之感悄然滋生。除了眼前这常见的乡村景致,似乎再难有什么能轻易撩动内心的波澜,唤起浓厚的兴致。
复行数十步,不经意间猛一抬眼,一抹素白的身影骤然闯入视野——不,那不是一抹,而是满眼的素白,瞬间点亮了整个世界。刹那间,先前萦绕心头的“乏味”消散得无影无踪,精气神瞬间被点燃,周身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脑海中,这句千古名言陡然浮现。我不自觉地加快脚步,缓缓朝着那片如诗如画的十里莲田走去。莲花宛如一群秉持高尚操守的君子,身姿挺拔且坚毅,气宇轩昂又坚守本心,紧紧簇拥在一起,彼此砥砺着对清正廉洁的执着信念,每一朵都怀抱着纯净高洁、不为世俗所染的君子之心。
微风轻柔拂过,那素白的花瓣微微翻动,层层叠叠,如同涌起的白色浪花,一波接着一波。淤泥虽身处其下,却无法沾染莲花分毫,反倒映衬得莲花愈发纯净洁白、清新柔美。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情不自禁地又走近了些,一缕清幽的香气袅袅袭来,萦绕在鼻尖,继而沁人肺腑。这香气与其他浓郁刺鼻的花香截然不同,它淡雅而舒缓,给人带来一种由内而外的舒心之感。
初见莲花,或许会因其柔美之态,觉得可用“柔”字来形容。可当你细细端详它的枝干,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从其周身散发出来的“刚”劲。它的枝干笔直向上,不生旁枝,不绕藤蔓,就那样洁净而坚毅地挺立在水中,清香随着微风飘散到远方。
“莲,花之君子也。”这是周敦颐对莲的至高评价。学生时代诵读此句时,未能深刻领会其中真意,如今置身这莲花盛景之中,诗句与眼前之景相互映照,才深深叹服这一评价的精准。
在群芳之中,莲花或许并非最为夺目,但其正直高洁的品性,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特质,鲜少有人能及。它不追逐名利,始终坚守自我,洁身自好,当真是花中的君子!身处家乡的十里莲花之间,不仅能让人身心放松,尽享自然野趣,更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志洁行廉的真谛。透过这田田荷叶、亭亭莲花,仿佛能看到古往今来于谦、海瑞、焦裕禄等清正廉洁之人的身影,他们如莲花一般,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古往今来,贪官污吏屡见不鲜。他们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私吞赃款,欺压百姓,被财富蒙蔽双眼,被名利束缚手脚,最终自食恶果,走上不归之路。
如今,虽然贪腐现象已大为减少,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忘却“廉洁”二字。我们应当以莲为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廉洁,让廉洁之风从细微之处悄然兴起,真正做到“心清如水,志坚如磐石”。我坚信,只要人人秉持廉洁之心,这股清正之风必将如同莲花的清香一般,飘散至每一个角落,润泽世间万物。
十里莲花啊,愿你将这悠悠清香散播得更远、更远,让廉洁之风吹遍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作品点评
文章开篇精心勾勒家乡乡村宁静画卷,欲扬先抑引出莲花,并恰当引用《爱莲说》,增添文化底蕴,紧密关联廉洁主题,引发对个人操守的思考。能让你在感受莲花之美的同时,对廉洁有更深刻的体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