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露
郴州市汝城县集益乡益将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何露,女,2012年6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集益乡益将学校。
创作背景:从小在郴州汝城长大的她,被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吸引,家乡的温泉、古村和红色故事都在激励着她步步向前。
代表作品
泉暖古村薪火红
参赛作者:何 露(郴州市汝城县集益乡益将学校)
指导老师:兰灵芳(郴州市汝城县集益乡益将学校)
在湘南的怀抱里,藏着一幅流动的画卷——郴州。这里不仅有名动天下的东江湖、苏仙岭,更有北去八十里的汝城,用温泉的暖意、古村的沧桑和红土地的热血,将山水之情酿成醉人的诗篇。
郴山蕴奇珍
若说苏仙岭是飘逸的仙人,汝城的九龙江便是奔放的游侠。沿着青苔斑驳的石阶深入九龙江峡谷,忽见百米飞瀑破云而下,水雾腾空处架起七彩虹桥。古藤如虬龙盘绕千年古树,崖壁上垂落的野兰随风轻颤,抖落满谷幽香。行至金山古村,飞檐翘角的明清老宅静立山腰,雕花窗棂间漏下细碎光影,恍惚间似有身着蓝布衫的老者倚门轻笑,邀你细品瓦罐里煨了半日的云雾茶。
郴水含深情
东江湖的烟波固然醉人,汝城的热水河却藏着大地的体温。晨光熹微时,乳白雾气从河面升腾,卵石滩上星罗棋布的温泉眼咕咚冒泡,宛如大地在烹煮一锅翡翠汤。拄杖而来的瑶家阿婆褪去布鞋,将苍老的脚浸入暖流,褶皱里沉淀的故事便随着水汽氤氲开来。待到月上柳梢,沙洲村的滁水河泛起银波,当年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涟漪中浮现——那床剪开的棉被,早化作永不冷却的温情,流淌在每道田埂、每片屋檐。
郴情刻骨铭
腊月里的汝城最是炽热。热水镇的“赶墟节”上,瑶汉儿女围着温泉井起舞,铜鼓震落松枝上的积雪,糍粑的甜香混着艾草浴包的药香在空中缠绵。祠堂前的晒谷坪上,九旬老匠人展示绝技:五指翻飞间,青竹化作展翅的蜻蜓、衔月的雀儿。他抚着竹篾笑道:“这手艺像热水河的泉眼,看着细弱,底下却连着地心哩!”而今玻璃栈道凌空穿云,高铁站前人流如织,但沙洲村的土地始终温热,金山学堂的读书声依旧清亮——这是山水与血脉共同书写的诺言。
站在白云仙观远眺,苍翠群峰托起崭新的楼宇,温泉河畔的古樟仍擎着百年绿荫。变与不变的缠绵中,我忽然读懂郴州:她的灵秀在山水,她的魂魄在那些浴雪披霜却永远滚烫的故事里。
作品点评
这篇文字如诗如画,将郴州勾勒得淋漓尽致。既绘出九龙江的灵动、古村的静谧,又诉尽温泉的温情、红色故事的炽热。动静结合间,山水人文交融,字里行间满是对郴州的热爱,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