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议霈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彭议霈,女,2012年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品学兼优,曾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热爱阅读,曾在作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阅读摘抄比赛中拔得头衔。
创作背景:郴州于作者,就像母亲用温柔掌心抚平年少轻狂。她没有大城市般耀眼,可作者却留恋这一土一情!
代表作品
湘南山歌
参赛作者:彭议霈(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黄 丽(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郴州于我,就像母亲那双布满老茧却温暖的手掌。东江湖的雾气是她斑驳的手纹,裕后街青石板是她厚实的掌心,而苏仙岭流淌的泉水,则是她摩挲岁月时哼唱的小调。这座湘南小城静静躺在时光褶皱里,用温柔掌心抚平我的年少轻狂。
苏仙岭:云海写就的神话
站在苏仙岭顶,看云海翻涌如浪——有时像薄纱轻覆远山,有时似白龙翻卷林梢。海拔不过五百米的小山,却因传说中苏耽骑鹤升天的故事而灵气逼人。摩崖石刻群中,“三绝碑”的墨香穿越千年,古寺檐角风铃摇晃着旧时光。忽然懂得古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痴情——原来山中自有故人语!当山风掠过发梢,云岗便化作晕染的水墨画,将永恒的宁静藏进每一道褶皱。
东江湖:流动的翡翠交响曲
渔舟划破晨雾的刹那,涟漪漾开层层银鳞。雾气在湖面织就轻纱,船桨“吱呀”声应和着微风的絮语,奏响一曲天地合奏的乐章。待日出刺破云层,碧绿湖水顿时化作剔透的琉璃,倒映着游人的笑颜。岸边木桨轻轻一点,便搅碎整片天空的蓝——原来郴州的美,是会呼吸的翡翠。
裕后街:舌尖上的乡愁
暮色中的裕后街飘着鱼粉的香气,老师娘握着长柄勺搅动汤锅,铁勺碰瓷壁的叮当声混着人间烟火气。记忆里的清晨总浮现在巷口:老板娘用竹筷挑起雪白米粉时溅起的油星,爷爷褪色红字的搪瓷碗里盛着辣得冒汗的鲜香。背着沾满东江雾气的书包,嗦一口滚烫的米粉,连迟到的慌乱都被这碗人间至味熨平。
郴州温度:藏在皱纹里的星光
放学推开家门时,张奶奶永远举着《郴州日报》报纸:“回来啦?”她布满沟壑的脸庞笑成向日葵,递来的书页上不知何时凝结了泪光——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温情可以如此具体。这座城的爱,就藏在邻里间传递的报纸里,在炊烟升起的黄昏里,在每一个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瞬间里。
当暮色浸染苏仙岭的晚霞,我看见郴州正用它独有的温柔,将故事写进每一片飘落的银杏叶里。
作品点评
作者以“母亲手掌”为意象贯穿全文,巧妙地将郴州山水与温情记忆编织成动人的生命图谱。通感运用灵动鲜活,精准捕捉生活细节。结尾以“故事写进银杏叶”收束,将个体成长与城市变迁转化为永恒的生命诗行。整篇文章既有青砖白瓦的古韵,又有青春笔触的亮色,如一首流淌的湘南山歌。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