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30.郑亚军 | 郴州市安仁县空(海)军飞行员生源预备学校​学生
2025-05-29 10:20:41

郑亚军

郴州市安仁县空(海)军飞行员生源预备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郑亚军,男,2010年1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安仁县空(海)军飞行员生源预备学校。曾在“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市一等奖。在校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从小热爱文学创作,对诗词朗诵和创作有浓厚的兴趣。

创作背景:作者对王勃的《滕王阁序》情有独钟。本文创作很大程度上受王勃的骈文影响,将故乡郴州的景外化于形,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内化于心。

表作品

郴山吐纳千秋月

楚水沉吟一脉春


      参赛作者:郑亚军(郴州市安仁县空[海]军飞行员生源预备学校

      指导老师:许 琼郴州市安仁县空[海]军飞行员生源预备学校


碧水环郴城吐玉,青山抱州地生虹。——题记

“总有些地方,连风都带着故事。”郴州便是如此——当暮色漫过飞天山,丹霞岩壁上岳飞的诗句与游客的惊叹声轻轻碰撞,这山,这石,见证了多少豪杰的壮志未酬;当月光流进东江湖,沉在湖底的古镇旧梦便随渔网浮出水面。这里的山水会说话,它们用摩崖石刻记载离愁,用花鼓灯传递欢欣,最后,把所有绵长的思念都酿成了栖风渡那一碗滚烫的乡愁。

雾蚀篆痕·松栖鹤影

晨雾如纱,漫过层叠山岳;山峦裹素,云絮垂落林间。石径若隐若现,苔痕泌透石阶,露珠缀满松针,一滴惊破满谷空寂;晴午时分,丹霞赭红灼目,野兰自岩隙迸发,溪水撞碎日光,似金箔般浮沉,蜻蜓点过水面,波纹拓下翅影篆痕;暮色沉降处,群峰渐次失焦,晚霞泼染层林,归鸟翅尖扫落松涛,山影跌入郴江,碎作满河跳动的墨点;雨后新霁,飞瀑垂崖如练,水雾蒸腾漫卷,朽木披绿,石苔含水,整座山峦宛若浮于碧玉之中。

苏仙岭的雾气,是秦观未写完的诗行。当晨雾漫过苏仙岭时,摩崖上的字句便活了过来。苔藓蜷在“郴江幸自绕郴山”的笔锋里,吮吸着北宋的墨香,秦观的叹息凝成露珠,坠在米芾的撇捺间,将八百年的离愁折射成七彩光斑。苏耽化鹤的羽影掠过林梢,韩愈雪夜题诗的残稿被山风翻动,字迹漫漶处,松针正以慢不可察的速度填补空缺的笔画。

山水同脉,雾月相生——雾是未落定的月,月是沉入水底的雾。山间蒸腾的云气到了水面,便化作粼粼银辉;摩崖上未干的墨痕流进湖心,正滋养着沉睡的青瓷。当放鹤亭的松涛掠过苇丛,整片水域都荡起古老的平仄,仿佛山水在轻声应答。 

沉檐叠碧·浮雾鎏金

东江夜色,银波轻漾,月华如练。远山含黛,雾锁烟笼,峰峦起伏似墨染。渔舟数点,灯火微明,与漫天星子遥相顾盼。水纹细细,浮光跃金,岸石相偎絮语轻轻。忽有锦鳞出水,珠玉飞溅,惊破镜面平湖。芦苇摇风,草虫低吟,露凝芳泽暗送清芬。月至中宵,云纱漫卷,天地空明恍若幻境。万籁俱寂,唯有清辉流转,照见千年澄澈。这般月色,想必也曾照见当年湘南古道上的商旅匆匆。

秦汉时开辟的楚粤古路,唐宋时往来的迁客骚人,都曾在此驻足凝望。郴州的古道石阶上,曾碾过多少“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车辙?韩愈“君欲问鱼性,鱼乐我同否”的孤愤、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怅惘,在此叠成同一卷南迁文人的“离骚”,随着那东江水静静的流淌。那些沉在江底的青瓷碎片,那些刻在崖壁的模糊诗行,都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诉说着福城大地千年的沧桑。今夜渔火,犹似当年驿灯;此刻虫鸣,恍若旧时更漏。岁月如水,明月依旧,照尽人间多少聚散浮沉。

山凝孤寂,水漾相思——“看山是离愁,望水成相思。”苏仙岭的雾是秦观抹不去的泪;东江湖的月,是今夜游子拾不起的乡梦。这山水,原是一本摊开的家书。

山水寄情·乡愁入梦

在郴州,乡愁是月光浸透的叠影——秦观里的郴江绕山,如今是高铁窗外的一痕银线;韩愈题诗的狼毫,化作渔民收网时抖落的水晶帘;摩崖上的苔痕与手机屏的蓝光,在苏仙岭的雾中,共写半阙《踏莎行》;栖凤渡的辣,是游子行李箱里密封的火焰;东江湖的月,照着水下古城的青瓦,也照着岸边民宿的二维码。当老人从渔网拣出半片青瓷,那裂纹里,正游出今夜最新鲜的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程序员杯中藤茶,浮着苏耽橘井的倒影。

暮色收拢山河,晚风裹挟着嶙峋石刻的絮语,将八百年离愁揉作一捧温润的江水。青瓷在渔网中苏醒,二维码的荧光与驿灯残影重叠,秦观的叹息坠入高铁的轰鸣,化作松针尖上一滴凝而未落的墨。此刻,丹霞岩壁仍镌刻着未写完的史诗,月光已悄然爬上民宿的窗棂——山水依旧摊开成信笺,等风捎来下一章故事的褶皱。



临江仙•郴江怀古


    雾锁苏仙碑半蚀,苔痕暗补诗行。

郴江犹绕山梁。

雪销韩愈砚,月冷橘井霜。

八百年来风过隙,摩崖几度沧桑。

渔舟星火点苍茫。

青瓷沉古梦,一水酿千觞。



七律•山水福城


月淬东江青瓷碎,雾锁苏仙篆痕瘦。

松涛暗补摩崖字,鹤影空衔橘井秋。

 韩愈诗寒凝石骨,秦观墨冷涨滩头 。 

千年水漾沧桑事,一岭烟云万古流。



  

作品点评

标题化用古诗意境,对仗工整且意象鲜明,奠定全文时空交融的基调。文笔优美,行文肆意潇洒,一气呵成。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