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18.​曾宝祥 | 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中学学生
2025-05-29 09:36:10

曾宝祥

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曾宝祥,男,2011年1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中学。

创作背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街上看到抖糍粑,让作者油然而生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抖糍粑。


表作品

家乡的抖糍粑


参赛作者:曾宝祥(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史才元(郴州市宜章县第二中学)


我的家乡在郴州市宜章县浆水乡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头,它平平无奇,却有着我的整个童年。滚铁环、荡秋千、打水仗等游戏历历在目,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乡的抖糍粑。

我的家乡有种特产叫抖糍粑。它是把糯米煮熟后放在特制的石臼里,由三个男成年人用木头做的“T”字形的1米5左右的大锤子和1米5左右的大棒子,把糯米饭捣糊成一团,再把它做成一个个圆饼形,(在制作过程中为防止它粘手,可以用油涂在手上)。做好后阴干,等到表面硬了就可以把它浸泡在碱水里,随吃随取。

抖糍粑可以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都各有其味。记得在小时候,每到快过年时,爸爸妈妈就会邀上村里人做上几十个抖糍粑,在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加工抖糍粑的最简单方式,是把抖糍粑放在火炉上烤。在小时候,我常常用夹煤炭球的火钳架在火炉上烤抖糍粑,根据火候情况随时翻转抖糍粑。听着被火烤着发出的“嗞嗞”声,望着抖糍粑慢慢膨胀的样子,闻着烤焦后散发出来的喷香,我的喉结已在上下跑动。

抖糍粑终于烤到火候,我急切的用刀把它酥脆的外皮切开,塞上一点红糖,饱饱的吃上一口,那浓浓的糯香味,足以填充你的味蕾。在这寒冷的冬天,吃着被烤得外焦里糯的抖糍粑,身子一下子就暖和了。

抖糍粑还能炸着吃。把抖糍粑切成小长条方块放在油锅里。原本只有一点点大,而后变成了它原本的两倍大,颜色也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刚炸出来的糍粑又香又脆。炸出来的抖糍粑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软糯的内心,空心的里面挤入些许香甜的豆沙,再蘸些许芝麻,这样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香糯、香脆的抖糍粑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回味。


     

作品点评

  语言平实流畅,朴实无华却富有情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