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920.黄文 | 郴州市第五完全小学学生
2025-05-23 10:04:36

  黄文

郴州市第五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文,男,2013年4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第五完全小学六年级,喜欢阅读和写作。

创作背景:小作者之所以创作这篇文章,是想通过一个熟悉又普通的地方,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代表作品

吊桥牵着我的郴江情

参赛作者:黄文郴州市第五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文芳郴州市北湖区明星学校

从出生至今,我在星城长沙生活过,在繁华的深圳就读过,但奶奶总说:“我们是郴州人。”一次暑假,奶奶带着我和妹妹认识了真正的故乡。

那天晚饭后,奶奶说要带我们去会跳舞的桥。远远望见郴江吊桥时,我惊讶得停住了脚步——它像一条缀满星星的绸带,轻轻悬在墨色的江面上。桥面木板随着晚风微微起伏,两侧铁索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银光。不远处传来火车的鸣笛声,桥的一侧满是吃饭的小店,不时爆发出热闹的声音,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然而当我踏上郴江吊桥的那一刻,一切的喧嚣好像都被隔断。

我和妹妹被奶奶牵着,慢慢地走在吊桥上,我感觉到吊桥在晃动,担心掉下去,于是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吊桥上有嬉戏的孩童,有散步的老人家,还有倚在桥边拍照的人们,我的心儿随着桥的晃动也禁不住荡了起来,风大时,我仿佛一只风筝高高地飞上了天空,如此自由、洒脱;风停时,我又似一只小小的纸船轻轻地漂在郴江上,舒适而平静。

走到桥中央时,奶奶忽然神秘地眨眨眼:快看水里的星星!裕后街的夜晚灯光是那么璀璨,街市的灯光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江面上,真是有点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街市了,但是江边洗衣的妇女和垂钓的老爷爷还是露出了破绽!抬头间,我和妹妹居然还看到了一群白鹭缓缓飞过,我以前只在外公家的农田里见过这些小家伙,看来,裕后街的自然环境确实挺不错。凉风习习,我都有点沉醉其中了。“我们快去小公园吧!”妹妹催促的声音让我醒了过来,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出了吊桥,一切又热闹起来了。

后来我常来这儿玩耍。骑着自行车冲过吊桥时,铁索会叮叮当当唱起歌;踩着滑板车飞驰时,整座桥都变成秋千荡向天空。但最难忘的还是那个夏夜,奶奶教我们辨认江边的棒槌草,说这种水草只在郴江生长,就像我们家族的故事,早在这片山水间扎了根。每当晚风拂过脸颊,我总会想起第一次被奶奶牵着手走过吊桥,彼此握在手心的是整条郴江温柔的脉搏。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用生动的语言带我们走进郴江边的夏夜。作者把晃动的吊桥写得像绸带、风筝和秋千,铁索叮当如歌,灯光与江水相映成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文章巧妙地将桥上的宁静与桥外的热闹对比,就像在喧嚣城市里找到了一片会呼吸的世外桃源。奶奶带孙女认棒槌草的情节特别温暖,把水草比作扎根故乡的家族故事,让简单的游玩有了更深的情意。文中既有江边洗衣人、钓鱼翁的生活气息,又有白鹭飞过的自然野趣,像一幅会动的故乡画卷。最打动人的是祖孙牵手过桥的画面,连晚风都带着亲情的温度,让乡愁变得具体可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黄   慧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