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跃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古道上的密语时光
参赛作者:李世跃(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施雨婳(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郴州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湘粤古道,也可以称为骡马古道、盐铁古道。它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在明清达到鼎盛,是当时连接中原与岭南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也让郴州成为“楚粤通衢”。
在古时候,那时的人们没有火车、没有汽车,他们出门通常都要翻山越岭,这条古道就成了必经之路。那时候,挑夫们用扁担挑着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一步一步走向岭南;又从岭南带回海盐、香料、药材等。
走在湘粤古道上,一块块被磨得发亮的石板,就像时光的书页。这些石板不知道被多少双脚踩过,被多少车轮碾过。石板上的坑洼,有的是马蹄踏出的印记,有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它们就像一个个无声的证人,见证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里留下的汗水和欢笑。
古道上的古亭应当是最温暖的存在。累了的挑夫、赶路的商人以及寻亲访友的路人,都会在亭子里歇脚。这些古亭大多用石头和木头搭建,顶上盖着青瓦,四周有供人休息的石凳。夏天,古亭是遮阳避暑的好地方;冬天,能挡风遮雨。大家坐在亭子里,一边喝水一边聊天,分享着各地的见闻。不同口音的话语,在这里交织成独特的交响曲。
古桥是古道上的另一个亮点。它们横跨在溪流之上,有的是石拱桥,有的是石板桥。桥身斑驳,布满青苔,却依然坚固。站在桥上,看着脚下潺潺的流水,仿佛能看到当年商队牵着马匹、挑夫扛着货物从桥上走过的身影。
如今,虽然古道不再是交通要道,但它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偶尔有游客踏上石板路,听当地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路边的野花、山间的鸟鸣,还有那保存完好的古亭、古桥,都在诉说着这条古道曾经的辉煌。它不仅是一条路,更是郴州历史的见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郴州人的记忆和情感。
作品点评
《古道上的密语时光》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湘粤古道的历史脉络与人文温度,让静默的古道成为承载郴州记忆的“活化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古道历史价值的珍视,更是对文明传承的深沉凝视。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吴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