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琳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在郴州慢调褶皱里遇见时光琥珀
参赛作者:李灿琳(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李义娜(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从岳阳楼烟波浩渺的洞庭水色里抽身,我像一尾溯游而上的银鱼,游进了郴州翡翠般的群山褶皱。这座被《水经注》称为“林壑幽邃”的城市,用她独特的时空法则重塑着我的生命节拍。
在遇见郴州的第一个清晨,栖凤渡鱼粉的鲜辣便撕开了我对湖南味道的固有认知。父母在开学时送我来此读书,一同围在鱼粉摊前。老板娘掀开锅盖,红油汤底翻滚的热气里,整条街都在苏醒。那升腾的热气模糊了我的视线,却清晰了心底的眷恋。鱼粉上桌,香味扑鼻。望着这碗鱼粉,浓郁鲜香如无形的手,轻轻扰动我的味蕾。红油汤底在碗中微微颤动,似乎在诱惑我大快朵颐。可我心中清楚,这是父母在送别我前,陪我品尝郴州的特色,一口下去,是对美味的珍视;可吞咽之后,父母便要踏上归程。这美味与眷恋在心中拉扯,让我不知是该闭眼好好品味这鱼粉的鲜辣,将郴州这份独有的味道铭刻于心,还是该放下筷子,把更多的眷恋与不舍,倾注在与父母相处的短暂时光里。当我想将不舍化为食欲时,心中却又涌起丝丝惆怅,邻桌的老伯用竹筷轻点碗沿提醒着我:“慢些嘞,鱼汤要等红油浮成八卦阵,才算熬透了时辰。”这话语倒像是郴州给我的见面礼——原来在岳阳被江风催着奔跑的时光与端午赛龙舟的激情到了这里须得学会在辣味中慢慢沉淀。
郴州司机用速度与激情展现他们的待客之道,当出租车在回龙山九曲回肠的山道上飞驰时,司机师傅单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竟能从容地为我指点窗外忽现的云瀑:“看见那团雾没?昨天刚送完四个广东来的摄影家。”他脚下油门与刹车的交替,比裕后街青石板路的纹路更富节奏。最妙的是抵达目的地时,计价器显示的金额总比导航预估少个零头,“学生仔不容易嘞”,这话在我脑袋里盘旋,成了郴州独特的计价单位。
仰天湖的草地是神灵遗落的调色盘。看到了各种不同的绿,不同的青。原来“自由”真的可以从书本中照出现实,当我舒服地躺在大地上,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地的怀抱,静下来,静得只能听见呼吸与心跳,回归了小时候的感觉。当我睁开双眼尝试触碰到那些流转的云絮时,才发现它们比洞庭湖的芦苇花更轻盈。瑶家阿妹坐在岩石上,身后的云絮恰好为她增添了一件衣裳,一种朴素的美让那些“画家们”不禁添上一笔,微妙微翘……
御后街的黄昏藏着时光的叠影。当夕阳把明代商铺的雕花门板染成琥珀色时,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市井烟火的景色被这里的人们重新唤起。灯火通明的大街小巷藏着无数位古韵俨然的女子,某个瞬间我忽然恍惚——这究竟是郴州在追赶时代,还是时代正学着用郴州的步调呼吸?
如今我的书本里,夹杂着一根竹丝书签,不仅想起《牡丹亭》中那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当心情郁闷时,我会走到苏仙岭看晨雾如何漫过城市天际线。那些曾被洞庭湖的浪花推着前进的岁月,在这里被山风重新塑形成立体的模样:是鱼粉摊前等待红油凝结的三分钟,是出租车掠过山崖时多出的心跳间隙,更是仰天湖畔某朵不肯匆匆赶路的云。
某个周末晚上漫步北湖,遇见画糖人老手艺人在教孩子拉丝。晶莹的糖浆在夜空中画出一道弧线,重新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刻,我忽然触摸到了郴州真正的骨骼——它从不为了赶上时代的脚步而打破自己的节奏,只是选择以年轮的姿态生长。就像是仰天湖的草甸,春风起时便绿得汹涌,雪花降临时仍留下根系。作为异乡求学的游子,我在此期间读懂了比课本更深刻的智慧:快时代里珍贵的东西,往往生长在慢的褶皱中。
陶渊明有他的“世外桃源”,而我有我的“福城秘境”:在郴州慢调褶皱里遇见时光琥珀。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郴州的独特韵味。作者以“慢调褶皱里的时光琥珀”为核心意象,从栖凤渡鱼粉的烟火温情、回龙山车程的人文温度,到仰天湖草甸的自然诗意、御后街的古今叠影,层层递进地展现郴州“慢而鲜活”的城市肌理。文中多维度通感描写(如“辣味中沉淀时光”)与虚实交织的场景(如《清明上河图》的时空对照),既赋予地域文化诗意注解,也借“异乡求学”的视角,将个体成长感悟融入城市肌理,让“慢哲学”成为穿越时空的生命启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