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62.谭治龙丨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2025-05-15 16:41:58

谭治龙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谭治龙,男,2005年7月出生,重庆石柱人,现就读于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创作背景:国庆期间作者和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在苏仙岭游玩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吸引,故写下一篇文章赞美苏仙岭。



代表作品

苏仙岭:千年灵秀,诗意栖居的精神原乡

参赛作者:谭治龙(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万泉秀(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湘南大地的版图上,苏仙岭如同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以山峦为笔杆,云雾为墨色,在天地间勾勒出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人文底蕴的山峰,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与美好向往,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璀璨光芒。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为苏仙岭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登,两旁的古树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漫步其中,你会感受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和谐,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写照。

“屈将室”在山顶静静伫立。这里曾是爱国将领张学良被幽禁的地方。透过斑驳的墙壁,仿佛能看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张学良将军为了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的坚定决心。他的爱国情怀,如同苏仙岭上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道路。爱国,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在苏仙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镌刻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苏仙观。这座古朴典雅的道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气息。相传,苏仙在此修道成仙,他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来,苏仙的善行义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递着友善、互助的正能量。在苏仙观里,常常能看到游客们虔诚地祈福,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许下美好的祝愿,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和谐社会的共同追求。

站在苏仙岭的顶峰,极目远眺,郴城美景尽收眼底。高楼大厦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现代文明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脚下的这座城市,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书写着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敬业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梦想;诚信的商家恪守商业道德,为城市的繁荣贡献力量;法治的阳光普照大地,保障着人民的幸福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字眼,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苏仙岭的美,美在自然风光的秀丽,美在历史文化的厚重,更美在精神内涵的丰富。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传承爱国精神,践行友善互助,坚守敬业诚信,拥抱和谐法治。当我们离开苏仙岭时,带走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苏仙岭将继续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国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优美笔触勾勒苏仙岭的灵秀与底蕴。作者以游踪为线,串联自然景致与人文印记——从晨光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山林,到“屈将室”里炽热的爱国情怀,再到苏仙观中友善互助的精神传承,最后落于顶峰所见的现代文明图景,层次分明地展现苏仙岭作为“精神原乡”的内涵。全文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语言生动且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