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54.何析默丨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2025-05-14 15:29:44

何析默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何析默,女,共青团员,2006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担任湘南幼专军训教导队副指导员,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曾获省级“诵读中国”经典朗诵大赛二等奖;在校目前已获得30余项荣誉。

创作背景:作者的家乡在郴州汝城的山雾里,山峦如黛,温泉如珠,古村如画。“半条被子”的故事在耳畔回响多年,却始终保持着一份神秘与遥远。2020年,她想要深入探寻先辈精神的根源,于是,开启了沙洲之行。


代表作品

 被岁月缝补的信仰

参赛作者:何析默(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陈沫汐(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记忆的褶皱里,总藏着几帧定格的画面。

于我而言,那是一场秋日黄昏下的沙洲之行——2020年,十月的风掠过山坳,我踏着湿润的青石板,第一次如此贴近这片土地的脉搏。

彼时晨光尚浅,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熹微的光,像极了那些被烽火淬炼过的年代:清冷且滚烫。

作为郴州汝城人,从少年时起便无数次听过“半条被子”的故事,可当真正的沙洲铺展在眼前时,秋阳晒在肩头的温度,竟让我恍惚听见了历史深处的跫音。

陈列馆在秋光里庄重地伫立,白瓷青瓦间透着古朴。踏入的刹那,时空仿若凝滞。长征路线图上蜿蜒的红线,是岁月凝固的血色记忆,每一处折转都诉说着生死与共。

我径直走向被岁月染黄的展柜,那床半截棉被静静蜷缩在玻璃深处,暗红色的缝线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忽然,一道枯瘦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我身后。老人浑浊的眼眸骤然明亮,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枯枝般的手指,隔着玻璃轻抚被面。那双手曾握过犁铧、握过钢枪,如今抚摸的却是历史的余温。他身后的战友轻轻叹息:“当年长征到这儿,老乡们把自己的床单都撕了给我们做裹腿布,这可是真真实实的命换命啊。”

听着听着,我喉头哽咽,身旁的讲解员正在轻声讲述:1934年那个瑟瑟发抖的寒夜,三位红军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旁边的电影放映室里,弥漫着陈旧胶片的味道。画面抖动着还原那个年代:三位女战士在被窝里彼此依偎,青春的面庞被风吹得干裂。她们用体温焐热冰凉的泥屋,用体温焐热百姓的心。当红军身影渐行渐远,徐解秀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儿听。

夕阳西下时,我与老人并肩走出展馆。他的背影在余晖中拉得很长很长,像极了那面迎风飘扬的红旗。

我明白,这半条被子从未褪色,它在郴州汝城淳朴的晨雾里,在红军渡口踏碎的涟漪中,在每一代人掌心的温度上永远鲜活。就像那句镌刻在馆墙上的誓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而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恰似山林间新抽的嫩芽,注定要在时光洪流中拔节生长,向着晨曦也向着星辰。那床被烽火与温情交织的旧棉被,早已化作最深沉的土壤。当它的每一道褶皱舒展于心海,当它的每一缕线头都缠绕成信念的藤蔓,我便深知:那份舍生取义的赤诚、那股向死而生的柔韧,正是命运馈赠的珍贵养分。

它不是简单的滋养,而是根植于血脉——教我在风霜里伸展枝桠,于疾风中挺直脊梁。我愿以它为沃壤,在汗与泪的浇灌中,沿着前人用信仰铺就的路途,向着光的方向成长为栋梁。这半条被子承载的初心,终将化作我们枝头最繁茂的叶,最坚韧的干,最蔚然成荫的未来。


《郴乡谣》

参赛作者: 何析默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五2207班

指导老师: 陈沫汐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晨雾漫过苏仙岭的眉睫时

风正用竹杖敲开雾岚

青石板阶上的藓迹

是千年未干的墨痕

祖母说

每粒碎石都藏着旧事

于是我数着落英的翠影

在半山亭接住那缕山风

它携着莽山松针的私语

把少年的衣襟吹成展翅的蝶


耒水是揉皱的棉纸

渔舟划开时

满湖碎金在掌心发烫

它曾赤足踩过白廊的月光

而后在课本边缘蜿蜒

而湘江

像母亲缝进书包的丝线

每当舌尖漫过栖凤渡的鲜香

便有千万条溪涧在血管里奔涌


老巷深处的灯还亮着

阿婆把故事浸在酸豆角坛子里

半条被子陈列馆的玻璃柜中

又蕴含几代人的回忆

我摩挲着褪色的红旗一角

便懂得——

少年的肩应担得起

郴江的清冽与莽原的苍劲


此刻无论我站在哪里

总会有新日冉冉升起

像一张展开的宣纸

铺洒着鲜艳的中国画

我想成为东江的浪

携着郴乡的骨血

在山水里奔涌成诗

让头上的星芒都刻着郴的名字

因为故乡永远是掌纹里

最温暖的那道沟壑




作品点评

《被岁月缝补的信仰》文章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在郴州汝城沙洲的所见所感。作者从自身听闻“半条被子”故事,到实地感受,通过陈列馆中的半截棉被、老人的讲述、电影放映室的画面等,生动再现历史。将信仰具象化于半条被子,展现其在岁月中的传承,结尾升华到新青年的担当,行文流畅,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