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艳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郴”行记
参赛作者:黄竹艳(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李 璇(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晓寒轻,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这,大概就是东江湖的写照吧。初来郴州,一条蜿蜒曲折的河便牢牢地勾住了我的眼,在多山少水的地方待久了,初次见到如此蜿蜒的江,给了我视觉上的震撼。
春日,绿意盎然,层峦叠翠的山像滔滔浪潮,初春的清风,像一把绿色的扇子,带来了生机。早上4点左右,薄雾像丝绸般滑过平静的东江湖,一叶小舟推开薄雾,打碎了青山,揉进了翠湖之中。一位年迈的老者,戴着箬笠,舒展着筋骨,只见他一扬手,一张圆形的大网没入水中,网住了那一方山河,一阵清风拂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这破碎的山又悠扬起来了。待初阳爬上山头,蒸融了薄雾,青山绿水,洗涤了沉沦世俗的灵魂。
看完湖再去看山。
在郴州,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郴州的东门外住着一户潘姓人家,一天,潘家姑娘到郴江边洗衣服,这时,从上游漂来了一根红线缠住了潘姑娘的指头,在她想咬断红线时,红线却悄悄钻进了她的肚子,后来呀,潘姑娘怀孕了。她躲到牛脾山桃花洞生下了一男婴,名为苏耽,苏耽诞生后,白鹤为他暖身,白鹿为他饱腹。苏耽也是一个极其孝顺之人,也尊敬呵护他的白鹿、白鹤。后来苏耽十三岁修道成仙,乘鹤而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牛脾山改为了如今的苏仙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到苏仙岭后写下了《踏莎行·郴州》,后苏轼在极度伤感中写下跋语,书法家米芾感慨题书。
苏仙岭还有桃花居、白鹿洞、三绝碑、景星观、八字铭、沉香石等,在这里不仅能体验人文,还能赏景。
在苏仙岭上俯瞰郴州,品美味佳肴,赏落日美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极乐体验呢。
在跋涉一天后,夜晚躺在龙女温泉里观月赏星,缓解出游一天的疲劳。
郴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在这里观山赏水品佳肴,领略风土,感受人文,快来郴州谱写一篇属于你的“郴”行记吧。
作品点评
这篇《“郴”行记》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郴州的独特魅力。开篇借诗句引出东江湖,动静结合的描写如诗如画,春日晨雾中撒网的老者更添灵动意境。穿插苏仙岭的神话传说,将人文与自然巧妙融合,凸显地域文化底蕴。结尾以温泉夜话收束,展现郴州丰富的旅行体验。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满溢对郴州的喜爱,成功勾起读者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陶子瑶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