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城24小时奋斗图谱|科技新农人的“云端”耕耘
今日郴州 2025-05-01 13:39:43

 

4月29日,苏仙区栖凤渡镇栖凤渡社区村的烟田里,绿浪翻滚,生机盎然。一架农用无人机在广袤田野上空划出优美弧线,正在进行精准农药喷洒作业——操控这台智能设备的,是郴州市博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深飞手李外芽。

“电池状态良好,药剂配比完成,航线设定就绪。”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载重85公斤的农用无人机从田埂腾空而起,在距地面2米的精准高度展开高效作业。李外芽神情专注,动作娴熟,从设备检查到飞行操控,整套流程行云流水,展现出一名专业飞手的沉稳与干练。

1980年出生的李外芽,曾是一名负责路灯维护的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农业无人机技术,这让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大开眼界。“以前种地全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居然能用无人机施肥打药,真是科技改变农业!”李外芽回忆道。

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他决心转型。2021年,他自购设备练习无人机操作,并花费3个月时间考取了大型无人机操作证。如今,他已是一名拥有4年飞行经验的资深飞手。“以前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现在作业效率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李外芽笑着说,“空闲时还能带着无人机去旅行,拍拍风景照,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不过,李外芽并未满足于此。他所在的合作社有10多名飞手,年龄跨度从“80后”到“00后”,不少年轻人还能熟练操作2—3种农机。“现在政策好,农机事务中心提供免费培训,我打算再去学旋耕机操作。”李外芽坦言,“农业机械化是大趋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劳动者档案】

突破传统农耕效率极限,单台无人机日作业量可达300亩。轰鸣的引擎声中,无人机飞手驱策“铁鹰”掠过沃野,在精准航线下播撒科技基因,为现代农业孕育增产新可能。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