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城24小时奋斗图谱|夜色中的“菜篮子”
今日郴州 2025-05-01 13:39:43

 

4月28日,凌晨3时,郴城在雨后显得格外宁静,空气中浮动着丝丝凉意,大多数人已沉浸在酣眠之中。但此时,罗家井农贸市场却已悄然苏醒,热闹的气息渐渐升腾。

市场大门外,摊位整齐排列,在昏黄的灯光下井然有序。新采摘的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忙碌的身影在摊位间穿梭不停。路边,蔬菜摊主张伟萍披着一件印满爱心图案的紫色外套,专注地埋头于理货、分货、称重、记账等一系列工作,动作娴熟又沉稳。

张伟萍是苏仙区坳上镇人,在这个市场卖菜已有五六年时间。每天凌晨,她都会运来上海青、苋菜、芹菜、茄子等品种丰富的蔬菜进城售卖。这些蔬菜,有的来自她自家菜园,有的收购自村民,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浓浓的乡村温情。

“村里一些老人年事已高,不便赶集卖菜,也不会微信收款,我就上门收购。这1000余斤蔬菜都是夜里刚采摘的,透着新鲜劲儿。”张伟萍说。

此时,已经有不少戴着头灯的顾客在挑选货物,他们是准备批发蔬菜去各个菜市场贩卖的摊贩,高山背社区的曹能武就是其中之一。他熟门熟路地走到张伟萍的摊位前:“今天的芹菜和黄瓜多少钱一斤?”“芹菜价格和昨天一样,两块五。黄瓜涨了一点,三块。”张伟萍抬头回应。

像曹能武这样的熟客,张伟萍有很多,其中不少都是被她的诚信吸引而来。甚至有些顾客直接下单,张伟萍会提前帮忙打包好,顾客无需自行选购。她总是说:“做生意的关键在于诚信,只有让客户放心,生意才能长久。”

就这样,直到凌晨5时,天边泛起微光,张伟萍依旧忙碌不停。她一边整理着摊位,一边说道:“虽然这份工作辛苦,但卖菜是我的营生,而且不少老客户天天来照顾生意,我就坚持下来了。”

【劳动者档案】

在郴州市中心城区,33个农贸市场、2497户经营户以及100余处流动摊贩疏导点共同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民生服务网络。每天凌晨三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像张伟萍这样的摊主们已悄然忙碌起来。扫码支付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与摊贩间的谈笑声交织,为城市注入了最真实的烟火气。这些劳动者不仅是家庭经济的支柱,更是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的无名英雄,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温暖着千家万户的餐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