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22.​杨娟 |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2025-04-30 10:24:28

杨娟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杨娟,女,2009年10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曾多次荣获“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称号。热爱文学,是学校《红飘带》文学社的活跃分子,积极参与各项文学活动。

创作背景:从主题征文比赛到文学创作分享会,都有她的身影。她曾多次参加“创星小作家”征文比赛,并获得“银笔小作家”称号。


表作品

山水入画 心灵归乡


参赛作者:杨娟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黄珍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名声在外的郴州,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既是一幅绝美山水画,更是人间仙境!

晨光初露时,郴州总像被谁轻轻掀开了一层薄纱。雾气从苏仙岭的翠谷间袅袅升起,裹着松针的清冽,漫过青石板上的苔痕,将整座山染成半透明的淡青色。这座位于湘南的小城,仿佛天生就带着水墨画的笔触,一笔一画皆是山水相依的温柔。

苏仙岭是郴州的脊梁。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爬,石缝间探头的蕨草沾着露水,湿漉漉地蹭过脚踝。半山腰的景星观隐在古木间,朱红的门楣被岁月磨得发白,檐角的风铃偶尔叮咚一声,惊飞几只山雀。登上山顶时,云雾忽而散开,脚下的郴江如一条碧玉带,缠绕着错落的楼宇,江心的渔船小得像一枚柳叶,在粼粼波光中轻轻摇晃。

如果说苏仙岭是郴州的筋骨,那么东江湖便是她的魂魄。清晨的东江湖总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绸缎,渔夫撑着竹筏破雾而行,船桨搅碎一池静水,涟漪荡开时,山影便碎成千万片晃动的翡翠。

待到日头升高,雾霭退去,湖水蓝得透亮,倒映着两岸的丹霞赤壁,宛如天地间悬了一面琉璃镜。最动人的是黄昏,夕阳将江水染成琥珀色,渔网从半空撒下,银鳞跃动的刹那,仿佛漫天星子坠入了人间。

郴州的山水间还藏着另一番奇景——高椅岭。赭红色的岩壁如巨兽脊背般起伏,岩缝中钻出几簇倔强的绿树,像是大地裂开时迸发的生机。赤岩与碧水相映,粗犷与清秀交织,行至山巅俯瞰,沟壑纵横如仙人挥毫泼墨,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千万年的故事。

夜渐深,裕后街的灯笼次第亮起。戏台上传来湘昆的水磨腔,旦角的云袖甩过雕花梁柱,唱词落进郴江里,随着涟漪荡向远方。我站在石桥上看两岸灯火,恍惚听见千年前韩愈笔下“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赞叹。

这座小城从不喧嚣,却总让人想起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她的美是山岚与江雾的呢喃,是丹霞与碧水的私语,更是时光沉淀后,留在每个过客心头的一抹青黛。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郴州山水的人文画卷,以“山水入画,心灵归乡”的哲思贯穿全篇,通过时空交错的视角,将苏仙岭的筋骨、东江湖的魂魄、高椅岭的奇崛与裕后街的烟火气巧妙编织,构建出立体的城市意象。更可贵的是将山水之美升华为精神原乡,以“此心安处是吾乡”作结,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水乳交融,在丹青水墨间完成了对故土最深情的告白。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