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27.汪涵露 |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2025-04-30 10:19:13

汪涵露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汪涵露,女,2010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苏雅中学。曾获湖南省《放学后》杂志征文“金牌小作家”,以及校级“书香少年”等多个奖项。

创作背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郴州湘昆知之甚少。所以我想通过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湘昆。

代表作品

一腔雅韵传千年


参赛作者:汪涵露(郴州市苏雅中学)

指导老师:陈  慧 (郴州市苏雅中学)

郴州的山水里藏着两种血脉:一种是东江的碧波,一种是湘昆的丝弦。作为中国昆曲的南支,湘昆在郴地的青山古渡间流淌了六百年,至今仍以独特的腔韵,诉说着岁月的深情。它如藏在木匣中的翠玉,擦去皑皑灰尘后仍能闪烁出耀眼的光泽。

邂逅湘昆

走在满是泥泞的路上,天空阴雨绵绵,路上的坑坑洼洼被雨水填满,眼前是浓厚的雾气,遮住了前行的道路。猛然间,要悠扬的腔调穿过雾霾在我的耳畔间飘荡。听着这舒缓而又不显羸弱的曲调,心仿佛在被溪间纯净的清水遍遍洗涤,闭上双眼细细感受,脉搏似乎也在为它跳动。双腿也不觉随着曲调的方向移动,每走一步,心中的澎湃就翻涌的愈加强烈。

舞动人生

荡过迷雾,强而有力的腔调立时穿过心脏,乌黑的眸子,朱红的唇,如铁的身子在风中屹立着。身上裹着破旧的衣裳,手上拿着半条褪色的棉被,这几件简单的用具却向我展演了跨越百年的历史。三名红军女战士与村中的大婶正推让着手中的棉被,余音缭绕的歌声随着他们推让的动作在耳边荡漾,戏曲演员动作连贯不拖沓,历史仿佛就在眼前重现。

随着音乐的加快,整首戏曲也迎来了高潮:村中的大婶看着手中的半条棉被,与红军战士毅然离去的身影潸然落泪,我的眼眶也不禁湿润,望向一旁的观众一个个也早已红了眼眶,他们的眼神紧紧的盯着台上的表演,像是要把地板盯出一个洞来。一旁的老太太更是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痴迷的望着台上翻飞的舞姿,就连年纪尚小的孩童也呆呆地望着。

湘昆这一腔唱响了红军战士坚毅外表下与民众共患难的铁骨柔情;唱响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也唱响了时至百年的精神传承。

雅韵永存

一曲已毕,心中的澎湃却并未停止。我悄然来到幕后,看到厚重的妆造下,一张张或年轻或年长的面孔,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神情中带着的疲惫,豆大的汗珠从他们脸庞落下,滴在红木上,但他们的眼中却有着令人难以忽略的夺目光芒。或许于他们而言,热爱无须多言。传承之路充满了挑战,湘昆也如玫瑰花般在阳光下与荆棘共同绽放,开的盛大而又艳丽,其中离不开戏剧演员汗水的滋养。

如今的湘昆,早已不是深巷里的私语,它早已走出郴州,面向更广阔的世界。荧屏上演绎着湘昆的经典桥段。时间无法掩埋的是行云流水演唱下的千年精神。湘昆不仅是郴州文化的瑰宝,更是人们对过往历史的展望。



作品点评

文章以“邂逅-感悟-传承”为脉络,将湘昆与郴州文化血脉相连。雨中听曲的细腻描写、《半条被子》的舞台张力、幕后演员的眼神刻画,皆见匠心。从个人体验升华到精神传承,既具画面感又含历史厚重感,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非遗的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