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书龙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胡书龙,男,2012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荣获“学习标兵”称号,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代表作品
郴州——金墨晕染的尘世桃源
参赛作者:胡书龙(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邹意子(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它独有的韵味与美丽。黄土高原,尽管贫瘠,却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之美,直面黄河的咆哮,毫不退缩。珠穆朗玛峰,尽管冰寒透骨,却巍然屹立,仿佛在与天地争高,冰雪覆盖之下,藏着不屈的傲骨。北极之地,危机四伏,却也有一颗爱美之心,时常披上极光织就的华服,如丝绸般柔滑,如梦如幻。非洲草原,虽危机重重,却也是文明的摇篮,无数壮丽景观在这里上演,生生不息。
而郴州,这座看似普通的城市,却宛如一幅细腻精致的水墨画,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但要说水墨画,郴州无疑是一幅更为奇异的佳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肆意挥洒,造就了一幕幕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高椅岭,那接近垂直的陡崖,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涂抹的杰作,红、黑、白三色交织,又点缀以一抹淡绿,那是生命的顽强与希望。陡崖之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陡峭的崖壁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几分韵味。
而那些被高椅岭沟壑环绕的小湖,则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明镜。湖水碧绿如翡翠,静谧而深邃,倒映着岸上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地揽入怀中。东江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蓝,不同于天空的辽阔,也不同于海洋的深邃,而是一种独特的、深邃而诱人的蔚蓝。这蔚蓝,养育了无数的生灵,为万物提供了生命的源泉。绿苔轻抚,植物环绕,让这份蓝更加清晰,更加动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别样的美吗?
郴州,不仅是一幅自然的水墨画,更是一幅诗中的佳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末义帝被迫迁都至此,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东汉时期,蔡伦在此造纸,这一发明更是闻名中外,影响了千年的文明进程。诗人们对郴州的赞美更是不绝于耳,秦观、韩愈、周敦颐、柳宗元等一代文豪,都曾在此留下不朽的诗篇。郴州,因此成为了一幅画中有诗、诗中又有画的绝美水墨画。
这幅水墨画的内容丰富而多彩。肥沃的土地吸引了无数人来此定居,民族交融在这里悄然发生。郴州的戏剧,尤其是昆剧,表演时演员的嗓音清亮悠扬,令人陶醉。而饮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临武鸭的鲜美、鱼粉的独特风味,都是郴州人引以为傲的美食。临武鸭的烤制工艺精湛,鸭皮焦黄酥脆,鸭肉鲜嫩多汁,香气四溢。而郴州的鱼粉,则与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去除了鱼腥味,保留了鱼香,口感丝滑,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郴州还深受瑶族文化的影响,春节、盘王节等传统节日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这正是民族交融带来的积极影响,让郴州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郴州,更是一幅不朽的水墨画。宜章夜故事,在爆竹声中拉开序幕,巡官身着华服,表情严肃,左顾右盼,指挥着队伍前行。跟在后面的人身着艳丽的服装,敲锣打鼓,表情随着巡官的变化而变化,场面壮观而热闹。他们的表演技艺高超,杂技惊险刺激,常常吸引无数观众前来观看。如今,宜章夜故事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仿佛有一天,大自然闲来无事,手持画笔,在画板上肆意挥洒。左一撇,右一点,上一滑,下一斜,郴州的轮廓便跃然纸上。而人们,则是这幅画的雕刻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一点一点地雕琢着这幅画。或许在别人眼里,郴州只是一块毫不起眼的土地,但在我心中,她却是一幅金色的水墨画。这幅画,凝聚着万千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作品点评
这篇作品以独特视角展现郴州之美,极具感染力与表现力。立意深刻、语言灵动、修辞丰富,是作者对郴州深情厚谊的精彩呈现。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