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33.​邓雨晴 |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2025-04-30 08:19:24

邓雨晴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雨晴,女,2011年10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苏雅中学。

创作背景:作者听到郴山郴水郴情这几个字之后,脑子里浮现了许多画面,心里想着,这一次不仅要写出郴州的大好河山,更要写出对郴州的情感,让大家感受到作者对郴州的热爱。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总关情


参赛作者:邓雨晴(郴州市苏雅中学)

指导老师:陈  慧 (郴州市苏雅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题记

在中国的发展史中,郴州这座城市如一颗明亮的明珠,伫立在湖南大地,并以独特的郴山、郴水、郴情,编织出一幅陶醉的画卷。

郴山,是大自然赐予郴州的礼物。

这里的山,连绵起伏。莽山,犹如一条巨蛇横卧在郴州的西南边上,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是巨人的脊梁;那茂密的森林,就像是另一种形式的海洋,生机勃勃。走在山下的小道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雨后泥土和树木的芬芳。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影,让人惊叹不已。

往城东去,飞天山的丹霞地貌又是另一番奇观。赭红色的岩壁历经千万年风雨侵蚀,形成了“将军岩”“睡美人”“飞天壁画”等鬼斧神工的造型。这里的岩石在岁月的雕刻下,形成了各种奇妙的形状,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雄鹰,有的像骏马,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郴水,是滋养万物的温柔魂魄。

郴江,宛如一条丝绸,缠绕着整个郴州。它清澈见底,两岸的垂柳随风飘拂,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若说郴江是城市的丝带,那东江湖便是镶嵌在群山中的翡翠。清晨的小东江,雾霭弥漫,宛如仙境。渔民站在木筏上,扬起渔网的瞬间,白色的网兜与乳白色的晨雾交织,定格成无数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经典画面。乘船深入湖心,水色由翠绿渐变为深蓝,捧一口湖水,清甜甘冽,这可是国家一级饮用水源。山水的馈赠,就这样滋养着世代郴州人。

郴情,是藏在烟火里的温暖密码。郴州人民都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记得去年端午节去外婆家,刚进院子,邻居们便端来新做的糍粑,糯米的清香混着艾叶的草药味,一口咬下去,绵密的肉馅里裹着红豆沙的甜。外婆说,在郴州,邻里之间从不分你我,哪家做了好吃的,必定要给街坊四邻送上一份。这种温暖,还藏在街头巷尾的鱼粉店里。清晨六点,粉店老板早已熬好奶白的鱼汤,鲜美的鱼肉配上红亮的辣油,蒸腾的热气中,食客们一边吸溜着粉,一边和老板唠家常,辣到冒汗时,老板总会递上一碗免费的白粥,笑着说:“慢慢吃,不够再加!”

站在苏仙岭顶俯瞰全城,郴山环抱,郴水蜿蜒,街头巷尾飘着鱼粉的辣香......这座城市的魅力,从来不是惊世骇俗的壮丽,而是藏在一草一木、一粥一饭里的烟火温情。当秦观的词句穿越千年,郴山郴水依旧如初,而郴情,早已在岁月的沉淀中,酿成了每个郴州人心中最醇厚的乡愁。



作品点评

文章以“郴山、郴水、郴情”为脉络,融自然之美与人文温情于一体。题记引秦观词开篇,奠定诗意基调;莽山、飞天山的地貌勾勒,郴江、东江湖的水色氤氲,搭配邻里送糍粑、鱼粉店唠家常等生活场景,细节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细腻的热爱,结构工整,文气贯通。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