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诗琪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谷诗琪,女,2011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是学校小播音员。2025年,获得校园读好书短视频竞赛一等奖。同年,荣获校级优秀班干部。
创作背景:《清明花糍粑》的创作背景源于郴州独特的清明习俗、作者个人的家庭记忆,以及对传统文化现代命运的思考。文章既是对地方民俗的记录,也是对亲情与乡愁的抒发,更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对文化根脉的一种守望。
代表作品
郴情·清明花糍粑
参赛作者:谷诗琪(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段丽娟(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我出生在郴州市宜章县的小镇子里,里田镇。在我的家乡,每到清明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糍粑——清明花糍粑。这种糍粑做的过程不难,难的是采摘清明花,因为这种花要在荒郊野岭才有。
每年临近清明节,我和妹妹就会跟着奶奶上山采摘清明花,虽然说难,但也可有趣了。我们会在路途中也发现一些清明花,虽然不是那么的完美,但也是一分收获。到了半山腰,看到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的清明花,是我和妹妹最喜欢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采摘了。
这时肯定会有人问:“既然都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花,直接采摘放进袋子里就好了,这有什么难的。”当然不是这样。采花,也是有讲究的,像那种已经开完了就太老了,会影响口感,但是太小了的也不行,人家都还没发育好就不要把它给采走了,我们需要那种不大不小的花。要是采花的过程中碰上刮风下雨或是骄阳似火,那也是一种很艰难的环境条件。
制作清明花的步骤很快就来到了第二步。制作清明花糍粑那也是蛮简单的,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先把采摘回来的清明花放进清水里泡上一会,把脏东西清理出来,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筛选,这样可以让糍粑更软糯。把清明花进行清洗和筛选后就可以放进锅里蒸了。
趁着蒸清明花的时间,我们就来揉面团吧,把面粉倒入一个铁盆里,再少量多次加入温开水,使它变成一个光滑、筋道的面团。清明花也差不多蒸熟了,拿取适量的清明花与面团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后就可以盖上保鲜膜,先把它放在一旁。例如:捶打糯米的节奏必须和柴火噼啪声同步,快一分太硬,慢一分太黏——这是祖母用一辈子摸透的时令密码。
接下来,我们就来准备内馅了,其实内馅放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行,像我们家每年必有的就是豆角肉末馅和萝卜干馅,萝卜干我们有现成的,我们来准备豆角馅的,先把豆角清洗干净,再切成差不多大小,肉末也很简单,先用清水清洗肉,再切成小块,然后就类似于剁饺子馅一样把肉剁碎。接着起锅烧油下入肉沫,肉末炒变色再放入豆角,放入各种的调味料,盖上锅盖焖上一小会儿,就可以出锅了。把刚刚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再展开成一张面皮,接着把它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一个糍粑就这样大功告成了。
我们也可以随意捏造自己喜欢的造型,面团都用完之后就可以上锅蒸了。静静等待十五分钟,一锅热腾腾的糍粑就出炉了。随手拿出一个都是诱人的存在,外皮软糯,内馅一口就能咬到,简直是太美味了,我爱清明花糍粑!
在郴州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于清明花糍粑这样的美食。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欢迎来到郴州做客,郴州欢迎您!
作品点评
这篇以郴州清明糍粑为主题的习作,成功捕捉了地方民俗与人文情感的独特结合点。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传统美食与清明时节的特殊情感有机融合,展现了较强的文化感知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