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苗
湘南学院药学院学生
南行书简
参赛作者:周苗苗(湘南学院药学院)
列车驶过皖北平原时,窗外的麦浪正翻涌成一片金黄。我望着那些熟悉的田垄与白杨,它们像老友般在秋阳里向我挥手作别。皖北的风干燥而坦率,带着玉米秸秆燃烧后的焦香,而此刻,我正被钢铁长龙载着,一路向南,向着那个被群山环抱的湘南小城——郴州。
初遇郴州是在一个细雨迷蒙的傍晚。站台的灯光浸在雨雾里,晕染成一个个朦胧的光团。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桂花香扑面而来,与我记忆里皖北粗粝的风沙如此不同。拖着行李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香樟树的叶子在雨中闪着釉光,每一步都踏碎积水里摇晃的灯影。那夜我蜷缩在陌生的床铺上,听着窗外陌生的雨声,突然格外想念家里那铺晒得蓬松的棉花被。
思乡的情愫总在味蕾上最先苏醒。当第一口鱼粉的辣意在舌尖炸开时,我几乎要落下泪来。这滚烫的鲜辣多像郴州人直爽的性子,与皖北的咸香厚重截然不同。渐渐地,我的胃开始期待早餐的砍肉粉,开始懂得欣赏辣椒炒肉里青红椒的韵律。就像我的口音,不知何时已掺进了“要得”这样的方言碎片,像一枚湘南的邮票,悄悄贴在了皖北的乡音上。
苏仙岭的四季是我的私人画卷。春日里,山雾像稀释的牛奶在林间流淌;夏夜中,萤火虫在草丛里织就流动的星河;秋深时,枫叶将山坡染成梵高的调色盘;而冬晨的薄霜,则把每根草茎都变成水晶簪子。我常常带着书本上山,坐在观景亭里远眺。风从东江湖面吹来,带着水汽掠过我的睫毛,恍惚间竟分不清那粼粼波光是在眼前,还是记忆中涡河的水纹。
最难忘郴州的夜雨。它们不像皖北的雨那样来去匆匆,而是缠绵如一首宋词。雨滴在芭蕉叶上弹奏,在青石板上吟唱,把整个校园变成湿漉漉的琴箱。有时我会打伞去图书馆,看灯光透过雨帘在古籍阅览室的窗棂上投下菱形的光斑。那些夜晚,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与我的郴州在雨声中渐渐重叠。
如今站在毕业的路口回望,三年的时光已把两个地名缝进我的血脉。当列车再次启动时,窗外的郴州渐渐后退,而我知道,从此无论身在何处,我的黄昏会有两种颜色——一种染着皖北的麦浪,一种浸着湘南的烟雨。就像书页间夹着的两片叶子,一片是皖北的白杨,一片是郴州的香樟,都在记忆的风里沙沙作响。
作品点评
这篇《南行书简》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南北地域的独特韵味与情感变迁。作者借列车穿行时空,将皖北的粗犷与湘南的灵秀交织,以味觉、视觉、听觉等多维感受,展现异乡求学的心路历程。从思乡情感到文化接纳,从自然景致到雨夜遐思,文字如诗般优美,意象丰富鲜活。结尾以双重视角收束,生动诠释了地域文化在生命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余韵悠长。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