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艳 |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2025-04-28 15:35:48


王利艳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王利艳,女,2007年8月出生,现就读于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创作背景:作者自幼便痴迷于文字构建的奇幻世界,家中那满满一书架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她童年最好的伙伴。这些书籍如同点点繁星,照亮她对文学的热爱之路。学校丰富的语文课程与写作活动,也为她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每次的作文课,都是她尽情挥洒思绪的舞台;征文比赛的参与,更让她在与同学们的切磋中,不断打磨写作技巧。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学会了如何用细腻笔触描绘生活,用巧妙构思讲述故事。


代表作品

寻访郴州书

参赛作者:王利艳(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黄   婧(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郴”字在字典里安静地躺着,像一枚被岁月摩挲的印章。这个由“林”与“邑”组成的汉字,在南岭北麓的褶皱里生长出了独特的年轮。当我站在苏仙岭的观景台上,看郴江如一匹绿缎子在晨光中舒展,忽然明白,所谓寻访,不是寻找某个具体的坐标,而是让沉睡的文明在年轻的血脉里重新苏醒。

时光褶皱里的文脉香

有着悠久历史的郴州这座城市于时光长河里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延续至如今的现代都市的郴州,其文化脉络从未间断。你能在郴州的古村落中感受到那种岁月沉淀与历史厚重的韵味,宛如历经沧桑老人的板梁古村在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古村中的建筑风格独特,皆为清一色的青砖青瓦,且有着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特色。幽深的古巷里,那经岁月磨砺的石板路变得光滑。走在古巷中的感觉宛如穿越时空而回到那个古老年代般。

古村中的祠堂乃家族文化之象征。祠堂里那些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的木雕、石雕、砖雕,每一处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能感受到的是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的力量。郴州这座城市的光彩,除了有古村落添彩之外,也得益于其历史名人。被贬到郴州的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在郴州的日子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首《踏莎行・郴州旅舍》,将他在郴州的孤寂与愁苦尽皆道出,使得郴州之名随着其诗词流传千古。

水墨丹青里的山水魂

雾漫小东江的清晨,渔夫的竹筏划破那如镜面般的水面,惊起白鹭使其掠过青瓦白墙,在这帧流动着的如画卷般的情境里,藏着郴州人对山水诗意的解构。飞天山那暮色中燃烧着的赤壁丹霞,宛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里的泼墨大写意般模样。

郴州的山水总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犹记得踏入莽山那第一次,仿若进入了一个原始且神秘、有着仙境之感的地方。山峦连绵起伏且云雾缭绕其间之景宛如轻纱漫舞般如梦如幻。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山峰恰似娇羞少女用薄纱遮住绝世容颜的模样那般。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林间所形成的斑驳光影,为这片绿色的海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片由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财富的山水,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的同时,激发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青春笔锋下的新城记

新时代浪潮里的郴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工业园区内呈现出机器轰鸣的一片繁忙景象。在蓬勃发展着的教育事业下那书声琅琅的校园之中,孩子们尽情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北湖商圈的繁华热闹、人来人往,商场里的琳琅满目、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以及一应俱全的电影院、餐厅、咖啡馆等娱乐休闲场所,共同构成着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情形。北湖公园夜晚灯光璀璨之中音乐喷泉随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的如梦如幻般景象。在这里进行着散步、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市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以开放姿态的郴州,正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幸见证郴州的发展与变迁。在这场寻访郴州的旅程中,于发现郴州之美之余,更激发起那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刻暮色四合之时登上那回龙山巅,那如星辰坠落般的万家灯火处的脚下,不时有向着高铁站方向划过的光的轨迹。此刻终于明白,郴州的文化并非存于故纸堆里,乃是寓于少年手中的剪纸、创客敲打的代码以及每个人对这片土地滚烫的热爱。所谓文化传承并非如复刻标本一样,而是以青春为笔、蘸取山水灵气,于新时代卷轴之上续写那永恒诗行的一种传承。


作品点评

这篇《寻访郴州书》以灵动笔触勾勒出郴州的文化肌理与时代风貌。文章以“寻访”为线,串联起时光褶皱里的文脉、水墨丹青中的山水、青春笔锋下的新城,结构精巧,层次分明。对板梁古村、小东江等景致的细腻描摹,融合秦观诗词等文化元素,展现了郴州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对城市发展的生动刻画,又彰显出其蓬勃的现代活力。结尾升华主题,点明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情感真挚,韵味悠长。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