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边巴扎西
边巴扎西,男,藏族,中共党员。1989年7月出生于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现任农行西藏山南桑日县支行副行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浪卡子县卡热、多却、打隆、阿扎等多个营业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2012年9月至2020年7月,边巴扎西先后在农行西藏自治区山南浪卡子县卡热营业所、多却营业所、林西营业所工作;
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先后担任山南浪卡子县打隆营业所主任、阿扎营业所主任;
2022年8月起,担任山南浪卡子县支行副行长;
2023年7月起,担任山南分行计划财会部副总经理;
2024年6月至今,担任山南桑日县支行副行长。
2018年,浪卡子县卡热乡大桥建设期间,边巴扎西创新采用“贷款购车参与工程”模式,先后为450多户农牧民发放贷款,支持他们从事运输工作。
调任打隆营业所一年多的时间,边巴扎西带领团队完成边境小康村贷款600多笔,金额达3500余万元。打隆营业所也因此荣获普玛江塘乡“边境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获评中国农业银行2019年度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1年5月,荣获中国农业银行“饶才富奖”;
2021年12月,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农行西藏山南桑日县支行副行长边巴扎西的名字,早已和当地农牧民的致富故事紧密相连。从2012年大学毕业扎根边境网点,到如今担任农行西藏山南桑日县支行副行长,这位藏族汉子用13年青春践行着“金融戍边”的使命,在雪域高原书写了新时代农行人的担当。
把金融服务送到“世界之巅”
浪卡子县平均海拔4500米,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县。
2012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边巴扎西来到距离浪卡子县县城120公里的卡热营业所。从小在西藏农区长大的他,决心要在工作岗位上为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在服务“三农”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余年,走遍了服务范围内所有乡村,与很多农牧民都成了好朋友。
2018年,浪卡子县卡热乡大桥建设期间,边巴扎西创新采用“贷款购车参与工程”模式,加急对所辖7个行政村挨户调查,详细了解各村户的基本情况和贷款需求,先后为450多户农牧民发放农户贷款3520余万元,帮助群众通过参与运输实现增收。被卡热乡人民政府授予“情系百姓,服务三农”的荣誉。
▲边巴扎西(右三)给农牧民讲解惠农政策。
2019年,边巴扎西在走访过程中认识了扎西一家人。扎西是卡热乡章麦村人,家里6口人全靠他一个人打工维持生计。边巴扎西积极向当地扶贫办及上级行沟通,为扎西协调发放了20万元贷款,助其开办餐馆、购置货车。如今,扎西一家实现脱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尽力帮助藏区百姓,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早已融入边巴扎西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边巴扎西(左一)给农牧民讲解惠农政策。
生命禁区的“流动银行”
2020年,边巴扎西开始担任山南浪卡子县打隆营业所主任。该营业所服务3个乡镇17个行政村。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普玛江塘乡就在这里。
为了将好政策、好产品及时送到农牧民手中,落实好农行“金融戍边”责任,边巴扎西下定决心:每周至少抽出一天前往普玛江塘乡开展流动服务。
尽管50多公里的土路常有雪崩风险,但边巴扎西从未退缩过。每次去普玛江塘乡,他都会自掏腰包购买大米、面、蔬菜等生活用品,看望乡里的脱贫户。当地百姓都称赞他是“农行的好干部,百姓的好朋友”。
一年多的时间,边巴扎西带领团队完成边境小康村贷款600多笔,金额达3500余万元。边境线上的村庄变了模样,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打隆营业所也因此荣获普玛江塘乡“边境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农牧民群众为边巴扎西(右)献上哈达。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老西藏精神”和新时代高原农行人精神时刻鼓舞着边巴扎西,成为他拼搏前行的不竭动力。2014年至2021年,他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在2021年11月如愿入党时写道:“党员身份不是光环,而是雪域金融戍边的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