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2025-04-21 14:45:48

张妍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张妍,女,2011年1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苏雅中学

创作背景:郴州对于作者来说宛如一个摇篮,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到如今的少年,说到“郴山郴水郴情〞便有感而发,将心里的情感浓缩至此文。

代表作品

郴江:镌刻心间的眷恋


参赛作者:张  妍郴州市苏雅中学

指导老师:邓佩雯郴州市苏雅中学


郴州的日光暖融融地倾洒在山水之间,郴江恰似一位自远古蹒跚而来的讲述者。它从莽山层峦叠嶂的怀抱中奔涌而出,一头扎进悠悠岁月,将古老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对郴州儿女而言,它不是地图上普通的江河,而是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存在,是乡愁的归宿,文化的滥觞,承载着独一无二的“郴江郴水郴情”。

    碧影灵波:四季绘就的自然诗篇

    春风轻拂,郴江最先感知春的气息。江畔柳树冒出嫩绿新芽,细长柳枝随风摇曳,似婀娜少女翩翩起舞。粉嫩桃花不甘示弱,将娇美的倒影投进澄澈江水里,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织,勾勒出绚丽的春日水彩画。

    夏日,炽热骄阳高悬,郴江成了避暑乐园。孩子们如欢快的鱼儿在水中嬉笑追逐,溅起的水花宛如跳跃的音符,奏响夏日欢歌。大人们坐在江边,吹着清凉江风,唠着家常,欢笑声、嬉闹声在江面久久回荡。

    秋意渐浓,金黄的落叶如蝴蝶般纷纷扬扬飘落,给江畔铺上金色地毯。落叶随着江水悠悠飘荡,营造出宁静深邃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悄然流逝。

    临冬,晨雾如轻纱笼罩江面,给郴江披上神秘面纱。虽不见银装素裹,却多了几分江南独有的温婉静谧,宛如淡墨山水画,美得别具一格。

    漫步江畔:朝暮间的梦幻长卷

    沿着郴江漫步,仿佛踏入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清晨,第一缕晨曦洒在江面,粼粼波光宛如繁星闪烁,令人心醉神迷。傍晚,残阳似火,将天边和江面染成一片绚丽的红,整个天地被点燃,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两岸灯光倒映在水中,与天上星辰遥相呼应,构成如梦似幻的夜景图,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风携乡思:割舍不下的桑梓情怀

    对郴州人来说,郴江承载着儿时的欢笑和家庭的温暖,是家乡的象征,情感的归宿。小时候,和小伙伴在江边捉鱼摸虾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夏日傍晚,一家人在江畔漫步,清凉江风裹挟水汽,吹散一天的疲惫。

    无论漂泊何方,每当思念涌起,郴江的身影就会清晰浮现。那清澈的江水、熟悉的江景、萦绕的乡土气息,化作心底最柔软的牵挂,像无形的纽带,将游子与家乡紧紧相连。

    古韵新声:传承千载的文化脉络

     郴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被它的灵秀吸引,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郴州的清晨,薄雾笼罩,苏仙岭轮廓隐在云霭里,像未醒的仙人倚着郴江打盹。半山桃花居门扉紧闭,檐角露珠晶莹,水草摇曳,倒影似青绿水墨。秦观那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便是有感而发。

    山下裕后街的青石板被店家泼过水,油亮映着天光。檐下灯笼褪去夜里的红,添了几分旧时驿道的古意。卖油糍粑的妇人掀开蒸笼,甜糯白气混着桂东黄糖的香气扑鼻而来。

    古村旁高铁呼啸而过,与古老村落碰撞,似在明朝戏台上插入现代唱腔。郴州人爱吃辣,鱼粉汤头浮着红艳辣油。清晨铺子热闹非凡,木桌条凳挤作一团,食客吸粉吃得额角冒汗,还要添一勺酸豆角。店家剁鱼骨手起刀落,案板咚咚响,鲜味与辣味在屋内弥漫。

    暮色中,吊脚楼灯笼亮起,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被游客传颂。炭火烤的腊鸭滴油飘香。夜宿仰天湖畔,草甸风凉,星河低垂,仿佛伸手可摘星辰。远处瑶家火塘明灭,山歌悠悠飘来,混着温泉水汽,将林邑之城的烟火气酿成醉人陈酒。

    郴江两岸古老建筑静静伫立,见证岁月变迁。每年龙舟赛、渔火节,郴江上都会上演精彩的文化盛宴,承载千年传承,让古老的郴江充满生机活力。

    郴江,奔腾在湘南大地上的生命之河,用澄澈、灵秀与深厚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郴州人。它见证岁月变迁,承载历史记忆,寄托美好憧憬。让我们将这份“郴江郴水郴情”珍藏心底,代代相传。

     

作品点评

 文章中蕴含着众多精彩语句,这些语句用词优美华丽、为文章增添浓厚的文学色彩。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