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平
共青团安仁县委员会干部
归处即原点,亦是诗意篇
参赛作者:侯外平(共青团安仁县委员会)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题记
漂泊中寻得生命坐标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时间长,长得一日三秋,时间短,短得一眼万年。漫漫旅途中,总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必须要站出来总结,才显得庄严肃穆。还记得若干年前上大学时,在离家2700多公里的西安,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想到在陌生的城市从此背井离乡,不禁怆然泪下。然而也是在离家2700多公里的西安,挥手与母校作别,毅然踏上南下广州的征程,开启人生另一段篇章。
以赤城书写基层诗行
2018年我义无反顾地放弃在外人看来还不错的工作,成为一名家乡的基层公务员,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而亮”到“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回想在基层的五年,是酸甜苦辣又丰富多彩的五年。五年多的光景,我看到了“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编织的生命色彩;我看到了“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延续的无限希望;我看到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淡淡怅惋;我看到了”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的豁然开朗;我看到了“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漫漫险途;我更看到了“心中若有凌云志,何惧蛟龙生浅滩”的灼灼丹心。
有人说,走到世界的尽头,便是天堂的入口,可世界没有尽头,我们也不曾见过入口。所幸在基层工作的那几年,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我会为了下乡途中递来的一杯温热的茶水而动容,会为了疫情守卡点上那一句“辛苦了”而感动。曾几何时,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午后,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迷茫、困惑,努力寻找想要的答案,然而也是在那个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的早上,我突然明白,原点即是诗和远方。作为一名家乡基层工作者,是用脚步丈量民情,为贫困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以匠心坚守,将每一件琐碎小事都雕琢成民生福祉;是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是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传承;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为灯塔。
半条被子的初心回响
2022年,我有幸在中青班学习,重温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倾情一诺,未敢忘怀”,站在“半条被子”的雕塑前,我望着她们清澈的眼眸,仿佛时空穿越回那个深秋。那深情的一剪,剪去了半个寒冬,给黑夜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温暖的思念。我想,“半条被子”留下的一半是初心,扛走的另一半就是共产党人的使命。何其有幸,生逢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炮火的硝烟远去已久,但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都不曾改变。滔天洪流里他们英勇向前,疫情袭来时他们挺身一线,扶贫路上他们奔走帮扶,震灾废墟里他们生死救援。“半条被子”、一张借据、重走长征路、第一条军规.....这些故事都只是军民鱼水情的一个缩影,它记载了一部惊天动地的红军长征史,见证了当年红军长征过境郴州的峥嵘岁月,更多的是警示我们,如今的盛世来之不易,是无数英勇烈士为国捐躯换来的。那一刻我似乎也明白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深刻意义。
在天地间照见生命本真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自2024年4月通过遴选踏入新岗位,工作与生活便翻开崭新篇章。俯身倾听受困青少年的细微心声,以助学帮扶为火种点亮希望;搭建青年夜校成长平台,在星光与灯火交织的课堂里,为年轻梦想注入续航能量。每一项工作,都是对青春成长的深情托举;每一次付出,都在编织通往美好的未来图景。犹记8月站在壶口瀑布之畔,看黄河奔涌如万马破阵,山河壮阔尽收眼底,深切体悟到人类的渺小;而观赏舞台剧《长恨歌》时,又为凄美爱情故事所震撼,隐约触摸到人类情感与精神的伟大。攀爬高椅岭时,于丹霞赤壁间丈量自然的鬼斧神工,陡峭崖壁上的每一步攀登,都是与自然的对话。这一路,是对天地的敬畏,是与自我的和解,更是对生命的释怀。
一座城与一个人的诗意羁绊
读大学时,每当同学将我的籍贯“湖南郴州”错念成“湖南彬州”,我总会笑着纠正,语调里藏着几分自豪:“是郴(chēn)州,就是秦少游笔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那个地方。”多年后,我带着求学的行囊回归故土,又揣着家乡的月光奔赴人海。这句词,仿佛成了家乡最诗意的注脚,让这座山水之城的名字,在唇齿间流转出绵长韵味,也悄然牵起历史与现实的羁绊。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淋过江南的雨,也见过苏州的阳,也落得大雪一场,但是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一切,都不如家乡。你在乡镇基层的泥土中见过众生,也在机关单位的方寸案牍间见过天地,其实你正在见自己,我曾寻遍万山湖海,为寻得关于“你”的一字一句,可原来“你”站在那里,便是一首诗。
作品点评
文章以细腻笔触串联起求学、基层工作、学习成长及新岗位的经历,将古典诗词与现实感悟相融合,富有诗意与感染力。通过对 “半条被子” 等故事的感悟,深刻展现基层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以对家乡的情感收尾,升华主题,彰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本真的追寻。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黄 慧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