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珊 | 郴州市湘南中学学生
2025-04-17 14:53:13

王雨珊

郴州市湘南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王雨珊,女,2010年4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湘南中学,她在校成绩稳居前列,多次获评“年级之星”。平时爱好阅读,在校内征文比赛中获得过奖项。习惯随手记录生活片段,比如晚自习后夜跑时瞥见的星空,或课间操场上掠过耳畔的风声,皆成为其笔下的素材。

创作背景:2025年初春夜跑,作者被头顶澄澈星空触动,联想到昔日矿区旧貌,归家听闻父辈的回忆,对比当下夜风携来的清爽,萌生以“风”串联时空的念头,描述家乡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转变。

代表作品

  风吹过郴州

参赛作者:王雨珊(郴州市湘南中学)

指导老师:何   珂(郴州市湘南中学

我是南岭来的一阵风,在这座城市已徘徊多年,我捎着自然的来信,一次次穿过这座林邑之城的每一角落,不断寻找着呼唤自然的地方。

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时,它已伤痕累累,人们在矿场不停地挖掘,矿场的裂缝犹如大地的一道伤口,被撕扯地愈加严谨。矿场的黑烟裹着我,呛得我喘不过气;矿场的煤灰压着我,让我身上仿佛有千斤重。我拖着身子来到东江湖,不知为何,湖底像是被上了灰色颜料一般暗浊,树木的残枝在水面上静静地飘浮着,废弃破旧的渔船停靠在岸,渔网也随意地罩在船头。我俯下身子试图与湖下的鱼儿私语,用力地将湖面推出波澜,可湖面却未有一丝动静。我匆匆地奔向那奇特的丹霞之地,可却看见这山岭草木稀落,满是光秃秃一片,仿佛被剥去了生命的绿衣。我不停地穿梭着,最终,我又重新回到了空中,俯瞰下面是一片灯光璀璨,可仰看上头却难以寻觅一丝星光的踪迹,天空是暗黄的,空气中也弥漫着尘埃,我的视线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当我又一次睁开眼,已是十几年后,我再一次穿过这些地方,眼前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被晨雾笼罩着的苏仙岭。我从苏仙岭上奔下来,轻抚着那布满青苔的石壁,向行人诉说着苏耽的故事;我在杜鹃花中穿行,裹着花香,将它装进人们的鼻腔里。

我激动地穿梭着,拾起城市的燥热,转而带来一阵清凉和湿润的水汽。我看见原本光秃秃的丹霞之地上有了几片苔藓的点缀,山岭起伏就如同百褶裙一般,岭间的湖水也似翡翠一般绿莹。岭上的几十棵树绽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在这午日之下摇荡在枝头间,争先恐后地将这些年的故事讲给我听。

继续穿行,东江湖的景色让我盘桓。大片雾气弥漫在湖面上方,一点点地的湖面变淡,如丝绒一般柔,似被打磨过一样,由白色浓雾渐渐过渡到映着余晖的碧色湖面上。慢慢地,湖面像是被罩上了面纱,朦胧而又神秘。星辰在夜空中交错闪烁,如一颗颗珍珠铺展在深邃无限的夜空中。

我抖落下身上的信笺,看着它化作晨雾笼罩着这林中之城,便自由地向着远方穿行……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风的独特视角,生动展现了郴州从工业创伤到生态复苏的蜕变历程。文章采用对比手法,通过伤痕累累的过去与绿意盎然的现在形成强烈反差,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拟人化的风成为自然代言人,捎信、私语等动作赋予自然以灵性。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善用通感修辞,将视觉(翡翠般的湖水)、嗅觉(杜鹃花香)、触觉(清凉水汽)有机融合。对东江湖晨雾的描写尤为精彩,面纱的比喻既写实又写意。结尾抖落信笺的意象,巧妙完成了从具象描写到诗意升华的转换,使环保主题获得含蓄而深刻的表现。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陈琪

二审:张倩佳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