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倩
郴州市安仁第五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刘泽倩,女,2011年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安仁第五中学。
创作背景:作者喜欢在山野田间追逐风的脚步,更敢于在炎热的夏天与蝉的歌喉比较高低。在创作这篇作文时,正值清明假期,由此引发了无限的遐想。
代表作品
在传承中焕新
参赛作者:刘泽倩(郴州市安仁第五中学)
指导老师:曹艳梅(郴州市安仁第五中学)
晨光悄然推开旧居的木门,艾叶散发的淡淡清香,裹挟着春日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郊外的田野一片葱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祖父常讲的话:“清明时节,祖先会循着艾香归家。”
小时候,每至清明节,我都会像小尾巴一样,跟在祖父身后,忙碌于祭祖的各项事宜。天还未亮,祖母就牵着我的手,走进郁郁葱葱的艾草丛采摘鲜嫩的艾叶。
叶片上的露珠顺着指缝滑落,带着丝丝凉意。回到家中,祖母将艾叶洗净、切碎,与糯米粉巧妙融合,制成一个个圆润的青团。
厨房里,热气腾腾,艾香四溢,那是专属于清明的独特气息。随后,一家人带着祭品,前往祖坟。山间的小路崎岖难行,路旁的映山红却开得热烈,为肃穆的祭扫之行增添了一抹亮色。
今年清明,村里发生了诸多变化。曾经坑坑洼洼的土路,被宽阔的水泥路所取代,通往祖坟的路程变得顺畅许多,村头还新建了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展示安仁历史文化的浮雕墙。
祭祖归来,祖父带着志愿者的红袖章,向返乡的年轻人讲述着安仁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传统美食,吸引了许多人都想了解青团的做法与技巧呢!
与此同时,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曾经随意丢弃垃圾的山林,如今干净整洁,树木愈发茂盛。为了响应文明祭祀的号召,大家不再焚烧钱纸,而是用鲜花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去年村里组织了一场植树活动,我们在山林间种下一棵棵树苗,为逝去的亲人营造一片绿意盎然的安息之所。周末参与社区组织的清明文化宣传活动时,遇到了一群来安仁体验民俗的大学生。他们对制作青团的想法充满好奇,还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步骤。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传承的意义,原来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早已成为安仁文化的根脉。
深夜挑灯夜读时,窗外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将村庄照得明亮如昼。我憧憬着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孩子像我一样,既能铭记先辈的教诲,又能在新时代的觉醒浪潮中传承和创新清明文化。就像村口那棵古老的樟树,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安仁的清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书写着新的篇章,绽放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点评
这段文字借清明见闻,生动展现了安仁的变迁。既有对往昔清明传统习俗的细腻回忆,饱含温情;又描绘了当下乡村的新貌,如道路、广场等变化,以及文明祭祀新风尚。结尾以树喻传承,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彰显清明文化新活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