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涵 | 郴州市新飞学校学生
2025-04-16 16:46:11

杨乐涵

郴州市新飞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杨乐涵,男,2012年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新飞学校喜爱阅读与写作,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学习标兵”“优秀学生会干部”等荣誉称号。

创作背景:六七岁时,爷爷常给我讲郴州的红色文化,带我游遍郴州的大好河山,印象最深的就是爬高崎岭和莽山。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提到郴江。有一次印象最深,老师说,随着郴州经济的发展,郴江也遭受破坏,十分肮脏。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让小时候陪伴着我们成长的郴江重获新生。我曾爬上苏仙岭,来到爱莲湖,抚摸着历史文化流下的印记,记忆犹新。


代表作品

山水情编织的锦绣篇章


参赛作者:杨乐涵郴州市新飞学校

指导老师:倪晓晴(郴州市新飞学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题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郴州的山水情编织成一幅幅绮丽的画卷,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郴山:厚重的脊梁

郴州的山,是大地的脊梁,撑起一方岁月的天空。飞天山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曲折的山路仿佛是时光的脉络,引领着人们探寻古老的秘密。爬到山腰,那片似瀑布的石头,是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处的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的楼阁;近处的草原在阳光照耀下,绿得生机勃勃,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莽山,犹如一条蜿蜒蛰伏的巨龙,横卧在郴州的土地上。踏入莽山,峰峦叠嶂扑面而来,那高耸入云的五指峰,好似巨人的手掌,直插云霄,在缥缈云雾中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攀登,身旁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千年古树遮天蔽日,粗壮的树干需数人合抱,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梦幻的森林乐章。

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或形成灵动的小溪,或汇聚成清澈的水潭。掬一捧清泉,甘甜凛冽,沁人心脾,那是大自然给予最纯净的馈赠。在这里,人与自然相融,心灵也被这纯粹的山之美所涤荡。

郴水:灵动的脉络

郴州的水,是大地脉络,流淌着生命的活力。郴水,最负盛名的当属于郴江河。“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的千古名句,赋予了郴江无尽的诗意和柔情。郴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绕城而过,悠悠流淌。

清晨,江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如梦如幻,仿佛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轻拂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渔夫们撑着小船,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撒网捕鱼,那质朴的身影与宁静的江水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绚丽夺目。沿江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江水拍岸的声音,心中的烦恼与疲惫渐渐消散,只留下对这郴水的深深眷恋。

郴情:温暖的港湾

郴州的情,是人们心中温暖的港湾。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留下无数传说。神农作耒耜、苏耽跨仙鹤等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秦观初抵郴州之时,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千古名词。据说还有周敦颐定居郴州所作的《爱莲说》。郴州的红色文化不容忽视,“半条被子”“一张借据”“夜宿梨山”等故事广为流传,走出了邓中夏、黄克诚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郴州还是“第一军规”的颁布地,湘南起义的根据地,还有核工业711功勋铀矿等工业旧址。

热情好客的郴州人民,用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诠释着郴情的内涵。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总会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热情地招待。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鱼粉,那一杯杯香气四溢的米酒,都饱含着郴州人民的深情厚谊。在传统节日里,郴州更是热闹非凡,舞龙舞狮、唱山歌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人们欢聚一堂,共享欢乐时光,浓浓的乡情在空气中弥漫。

“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湖南郴州,这颗镶嵌在湘南大地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郴山、郴水、郴情,孕育出深厚绵远的韵味,宛如一首韵味悠长的诗篇,让人流连沉醉;又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永不褪色。


     

作品点评

 小作者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郴州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画卷,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凝望。文章结构精巧,以“郴山”“郴水”“郴情”三部分为脉络,层层递进,既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沉淀。语言上,善用比喻与拟人,赋予山水灵动的生命力;引用秦观、周敦颐等文人词句,巧妙点染郴州的诗意底蕴,更显文学积淀。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