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晨 | 郴州市新飞学校学生
2025-04-16 15:14:24

谷子晨

郴州市新飞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谷子晨,女,2012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新飞学校品学兼优,多次获评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学习标兵”。

创作背景:创作此文不仅是为了展现郴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更是为了唤起读者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与保护意识,以及对红色文化和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代表作品

中夏公园

参赛作者:谷子晨郴州市新飞学校

指导老师:倪晓晴(郴州市新飞学校


在湘南的烟雨里,有一座被岁月浸润的公园——中夏公园。它枕着千年艮岩的脊背,偎着玉溪河的臂弯,将红色基因融入青砖黛瓦,让市井烟火浸润革命记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光的密码,一草一木都在诉说永恒的青春。

1917年的北大红楼,一位韶华青年在李大钊的指引下,让马克思主义的星火点亮东方。邓中夏,这个从郴山秀水中走出的少年,在1933年的雨花台用生命写下壮丽的句点。如今,他的名字化作公园的图腾,让每个晨昏都回荡着信仰的跫音。园中那尊青铜塑像的目光,始终凝视着艮岩洞口流淌的清泉,这泓清泉不仅滋养着古井,更涤荡着代代人的心灵。

破晓时分,岩壁的轮廓还在晨雾中酣眠,艮岩下的古井已漾开第一道涟漪。银发老者执剑而立,水袖般的剑影在黛色石板上翻飞,惊醒了沉睡的露珠;手持绢帕的妇人旋身起舞,碎花手帕在晨光中绽放成朵朵木棉。最妙是东侧云梯处,红衣少女化作惊鸿掠影,五步之间便从岩隙这端翩至彼端,惊起观者声声赞叹。马爷爷与王爷爷的单杠较量,让铁铸的器械有了生命的韵律,银发与朝霞共舞的弧度,恰似当年农会青年挥舞的红旗。

古井六眼如星辰列阵,暗合“天一生水”的古老智慧。浣衣妇人们恪守着代代相传的规矩:先在下游涤净尘滓,方能在源头浣洗食材。这看似繁琐的仪轨,实则是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犹记儿时折纸为舟,看它载着童真顺流而下,穿过岩洞的幽暗,最终停泊在“洗衣局”的竹篾筐前——那艘小船载走的何止是欢愉,更是文明传承的密码。

当暮色浸染飞檐,公园又化作沸腾的市井江湖。糖画老人以铜勺为笔,勾勒出琥珀色的童年。最难忘烤串架上跃动的火苗,将孜然与辣椒的芬芳揉进晚风,连星星都坠落在嗞嗞作响的肉串里。爷爷给的五十元零花钱,在烤红薯的甜香中化作幸福的形状。

这座以英烈命名的公园,是凝固的史诗,也是流动的画卷。当晨练的剑影掠过浮雕上的五角星,当古井的涟漪倒映着霓虹的光影,我们看见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深情相拥。那些在云梯腾跃的身影,那些在石阶漫步的剪影,都在续写着中夏精神的当代注脚——它不仅是革命火种的保存地,更是平凡生命绽放光彩的舞台。


     

作品点评

 本文以中夏公园为载体,巧妙编织红色记忆与市井烟火,语言灵动如诗,结构匠心独运。作者以少年视角展开时空对话,既有对革命精神的崇高礼赞,又饱含对市井生活的细腻温情,展现了出色的文学感知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