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奇
郴州市桂阳县塘市镇人
你要写郴州,就不能只写郴州
参赛作者:周仁奇(郴州市桂阳县塘市镇)
你要写郴州,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苏仙岭的雾
要写白鹿踏碎的云团
你要写苔藓正在重新誊抄
秦少游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写万华岩溶洞里
钟乳石正在解冻
一滴水用三亿年穿透暗夜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东江湖的鱼
要写渔网捞起整片星空
写发电机组在深水中吐纳
写你在雾漫小东江拍照
快门声惊醒了水墨画里沉睡的舟楫
你要写韩愈叉鱼的那个夜晚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丹霞的血脉
写绿水青山红岩
要写高椅岭背脊上凝固的浪
写飞天山赤壁间游走的云
写地质运动时
造物主失手打翻的调色盘
正在大地上蜿蜒
你要写徐霞客路过时的赞叹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矿脉的私语
要写银锤叩响地心的门环
写矿工帽檐积攒的星辰
写那些深埋地底的有色金属
如何成为撬动工业的支点
在熔炉里涅槃
你要写赵子龙为何拒绝赵范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瑶山的褶皱——梯田
要写长鼓敲碎千年月光
写蓝靛布浸透的山歌
写盘王节篝火中
银饰与银河相撞
溅起满天星屑
你要写周敦颐对程颐、程颢的教诲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
你要写岭南的梅花
如何把风雪
走成游子喉间温热的籍贯
当火车穿过南岭隧道
汽笛声正将楚辞与粤语
焊接成新的韵脚
在湘江源头汩汩流淌
你要写义帝临终前的感慨
你要写郴州
就不能只写郴州的山水画卷
你要写神农教耕作耒之地
你要写义帝陵前楚汉的烽烟
你要写柳毅和龙女的传书
你要写九仙二佛、橘井泉香
你要写鸡鸣三省,水注三江
你要写四季分明、人杰地灵
你要写湘粤古道上
被挑夫脊梁压弯的月光
你要写濂溪书院的荷花和涟漪
如何漫过千年廊柱
你要写九街十八巷的烟火气
如何让郴州人们沉浸其中
你要写湘南暴动的枪声
如何改变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你要写郴州悠久的历史
你要写郴州灿烂的前程
总要来一次郴州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吃一回烧鸡公
体验鲜香的鸡肉在舌尖绽放成烟火
再用汤汁泡一碗米饭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嗦一碗鱼粉
看辣椒油在碗里层林尽染
像秋天漫天飞舞的枫叶荻花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一趟马皇丘飞天山高椅岭
看那一条条沉睡的巨龙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坳上古镇、板梁古村
或者小埠,瓦窑坪
在岭南的村落里
幽幽石巷深处 红岩绿水间
静谧安详地 等待着你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看雾漫小东江
在五盖山巅等云海
来仰天湖喂马劈柴
来白露塘吃杀猪粉
来爱莲湖仰望濂溪先生的道场
来万华岩溶洞触摸时光钟乳
来华塘采摘草莓
来湘南木雕馆用刻刀复活整片森林
来回龙山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北湖公园看灯火揉碎夜色
游船划开诗词里的涟漪
水榭廊桥的倒影中
藏着柳毅传书给龙女的鳞光
也藏着韩愈叉鱼时爽朗的笑声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裕后街
看走南闯北的骡马和迷离的夜色
悠悠荡荡
在青石板上留下凹凸不平的足迹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苏仙岭
听张学良恨天低的怒吼
来义帝陵
品两千年的命运轮回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桂阳宝山观摩地表最大铜钱
来永兴银楼数星辰坠落
来汝城泡温泉
来安仁看油菜花
来嘉禾喝一碗油茶 体验伴嫁文化
来莽山找找烙铁头
来沙洲看半条被子如何温暖中国
别忘了
桂阳坛子肉的香辣和米饺粑的柔软
别忘了
桂东黄糍粑的甜糯和临武鸭的醇香
别忘了
安仁抖辣椒和马田豆腐
别忘了
茗一口狗脑贡,听一曲湘昆
诵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
总要来一次郴州
来便江、翠江、舂陵江、郴江泛舟
穿过喧嚣的闹市
穿过寂静的荒野
当暮色漫过王仙岭、骆仙岭、刘仙岭的脊梁
两千岁的南禅钟声正顺江漂流
所有街巷开始飘散人间烟火——
南塔的剪影在汤锅中沉浮
苏仙的传说在酒杯里发酵
此刻郴州正把满天星斗
酿成一坛美酒
而你在青石板上遗落的脚印
神农、蔡伦、秦观和无数先辈们
也曾留下过
总要来一次郴州
你嘛时候来郴州?
独自去苏仙岭
苏仙岭我去过很多次,下雨天去过,下雪天去过,晴天也去过。白天去过,晚上也去过。
从郴州市二中后门走老路上去过,从大门规规矩矩走台阶上去过,从脚盆井爬陡峭的台阶上去过。
我私下把它们分为左中右三条路,走得最多的是下雨天走中路,在烟雨中看三绝碑,在“仙阙亭”躲避风雨。
没想到几百年前徐霞客也去过。而且也是冒雨撑伞去的。
他也看到了“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牌坊,乳仙宫、白鹿洞,飞仙石。
以及山腰的中观——景星观,和山顶的苏仙祠——南禅寺。
几百年间,山路从泥泞小径变为石板台阶。
但雨雾中的桂香、洞隙间的天光、香火与烤火声,仍与徐霞客所见一脉相承。
1.冒雨上山,狼狈又自由
几百年前,徐霞客踩着泥泞,撑着伞冒雨登苏仙岭,袜子鞋子全部湿透。
几百年后,我也一样。
只不过他穿的是草鞋,我穿的是帆布鞋。
他撑着油纸伞,我顶着大头,狼狈程度不相上下。
苏仙岭的雨,从来不讲道理,而且专治各种不服。
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能浇得你怀疑人生。
徐霞客当年足袜淋漓,怕弄脏寺庙,硬是没进门,直接冲山顶。
我呢?刚爬到乳仙宫,雨就劈头盖脸砸下来,躲都没处躲,只能缩在屋檐下啃面包。
2.四条上山路,我更喜欢走最野的那条
徐霞客过了九孔的苏仙桥后,沿着郴江走了一里路。
然后和向西北走的郴江分道扬镳,他从郴江东岸上山。
他看到了“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牌坊,但肯定没有看到苏仙岭广场。
之前大概只能泥巴路和石阶路吧,现在修了盘山公路,有了缆车。
上山更轻松了。
但我还是走二中后门那条——窄、陡、野,但足够快。
结果刚爬十分钟就后悔了。
这哪是路?分明是树根、石头和泥巴的随机组合!
路旁还有时不时出现几个坟墓。
但转念一想,徐霞客当年估计连路都没有,全靠“蛇行以进”。
3.白鹿洞、三绝碑,和烟火气
徐霞客在白鹿洞看到洞门高约五米,青石嶙峋,裂隙成峡。
洞内幽暗逼仄,只能从门楹透光窥见石壁“嵌翠透漏”之奇景。
现在三绝碑前,游客排队打卡。
景星观的书童早没了,换成了卖烤肠的大妈。
仙气变成了蒸蒸日上的烟火气。
4.山顶的风,和脚盆井的洗脚水
徐霞客登顶后,“向火炙衣,自适其适”。
山上早就不能生明火了,不过山顶的风够大,吹得人站不稳。
缥缈亭改名清风亭,可风还是那个风,狂野、不讲理。
从缥缈亭沿着陡峭的台阶下到半山,有个挺小众的景点——脚盆井。
据说和吕洞宾有关,好像山间凸起的不少石头也被神化成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桃。
5.徐霞客的旅行,和我们的旅游
徐霞客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站在山顶那一刻,我感觉我突然懂了。
山还是那座山,雨还是那场雨。
徐霞客的脚印早被雨水冲走了。
可几百年后,依然有人像他一样,独自上山,淋雨、迷路、狼狈不堪,却又乐在其中。
旅行不是为了访仙寻仙成仙。
而是为了证明——
哪怕在2025年,人还是可以像1637年那样,狼狈地、固执地、自由地,走自己的路。
作品点评
《你要写郴州,就不能只写郴州》这首诗以独特视角描绘郴州,极具感染力。作者巧妙避开平铺直叙,从苏仙岭的雾、东江湖的鱼、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入手,融入秦少游、韩愈等人文典故,兼及瑶族风情。笔触细腻入微,把历史与当下紧密交织,生动展现出郴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生机,引人入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黄慧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