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馨月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郭馨月,女,2012年7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林邑中学。
创作背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类思乡诗句的学习,激发了她对故乡情感的共鸣。在地理课上对家乡自然风貌的探究,日常生活中对桂东山水的频繁观赏,让她对家乡的万洋山等景致有了细致观察。学校组织的写作练习、主题征文活动等,也为她提供了表达对故乡热爱的契机,从而促使她创作出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代表作品
一方魂牵梦萦的故土
参赛作者:郭馨月(郴州市林邑中学)
指导老师:朱涵琦(郴州市林邑中学)
山为墨,笔作笺,桂东山水绘就千古丹青;云作笔,风调色,家山画卷晕染岁月风华。——题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我的家乡桂东,虽然没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美景,也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雄姿,但它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光和文化底蕴。在这里,每一处风景都蕴含着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它的每一处景致都述说着桂东那一份独到的亲情。
万洋山,是大自然用云雾编织出来的一片神秘仙境。当雾霭初现,山峦便在这轻纱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那云雾,丝丝缕缕,绵延于山峰之间,时而轻盈飘荡,如同仙女舞动的轻纱;时而聚集弥漫,将整个山峦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间。在云雾的映衬下,山峰好像也变得娇羞起来,半遮半掩着自己的容颜。漫步在山间小路,感受着云雾的轻抚,仿佛置身于九霄云外,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那一刻,心中涌起了对大自然无限的敬畏与赞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桂东万洋山的溪流上,整个溪流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溪水在余晖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盘旋于山间。此时的溪流,宛如一幅静谧而美好的油画,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除了万洋山,桂东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山峦,它们或圆润,或挺拔,形态各异,却都散发着一种质朴而雄厚的气息。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常青,仿佛是大自然给这些山峰披上了绿色的大衣。
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绿树成荫,山间的微风轻轻拂过,带走了夏日的燥热,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秋天,枫叶变红,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得让人陶醉;冬天,雪花纷飞,山峰银装素裹,宛如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
故乡的山水,是大自然馈赠给我最珍贵的礼物,是一幅用灵魂绘就的画卷。山峦是画的脊梁,坚定而不屈;溪流是画中的血脉,灵动而柔美。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都融入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这份眷恋,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发醇厚。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故乡的山水都将永远在我心中流淌,奏响生命中最美的乐章。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借描绘桂东的山水风光,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情感真挚且浓郁,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描写手法来看,文中对万洋山的描写极为生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出万洋山的神秘与美丽。语言优美凝练,开篇与题记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为全文定下抒情基调。建议除了自然景观,可适当增添一些人文元素,如家乡的传统习俗、特色美食等,让故乡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