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
郴州市第五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雷洋,女,2010年12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第五中学。
创作背景:览遍郴州每方天地,对家乡郴州怀着炙热的爱,以生为郴州人为骄傲,并写下文章《郴山为笺水作墨》,笔端流淌着对郴州的悠悠桑梓情与熠熠赞美情。
代表作品
郴山为笺水作墨
参赛作者:雷洋(郴州市第五中学)
指导老师:李艳(郴州市第五中学)
倘若城市有灵魂,郴州定是其中最灵动的山水人文志。当你的脚步踏入这片土地,山水的秀丽与人文的厚重便如书页翻动般次第展开,在晨雾与暮霭中,娓娓道来属于它的故事。
山水绘就的斑斓画卷
东江湖是这部志书扉页的绝美插画。当朝晖初现,湖面宛如大地的眼眸,在朦胧氤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这朦胧的江雾是造物主特制的颜料,将月光揉碎成纱,轻笼在碧波之上。四周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与粼粼波光共同绘成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忽见渔舟破雾而出,竹篙轻点处,阵阵涟漪荡开,恰似书页的折痕。待日头渐高,雾纱褪去,方见群山如黛,环抱一汪碧玉,恍然惊觉已翻至山水画卷的下一页。
莽山则以浓墨重彩占据专章。山岭之上,郁郁葱葱的树冠将阳光剪成碎金,漫步其中,每一步都踏在光与影的迷宫里,恍惚之中,分不清自己是在日光之上,还是在日光之下。空气里满是植物的清香,山风裹挟着苔藓的湿润与松脂的芬芳,将呼吸都染成青翠。莽山的群峰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眺,如巨龙横卧湘南大地;近观,则千岩竞秀,有的如灵动飘逸的少女,衣袂飘飘,有的如气宇轩昂的将军,手握利剑,有的如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默诉说……云雾往来其间,仿佛亘古不停的翻书人,将地质年轮的故事一页页诵读。
岁月陈年的醇厚墨香
指尖抚过志书的羊皮封脊,触到的是苏仙岭温润的青石阶。自秦代置郴县以来,两千余年的时光为这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踏上青石板阶,仿佛能看见苏耽跨鹤飞升的仙影;漫步山间,秦少游《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悲怆词意与沈彬《题苏仙山》的隐逸情怀交织,为这座名山染上了诗意的底蕴。
传说中乘鹤飞升的仙人身影早已化作岭上松涛阵阵,只留下秦少游“郴江幸自绕郴山”的喟叹在碑林间回响。那些被苔痕浸染的摩崖石刻,原是历代文人挥毫时滴落的墨迹,经年累月凝成了文化的琥珀。
书页翻动带起的微风,吹开了湘南起义纪念馆的门扉。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珍贵文物,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驻足凝视,历史与现实在此处悄然相遇——泛黄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仍散发着油墨清香,斑驳的汉阳造步枪仿佛还回荡着枪声,湘南起义群像浮雕静默诉说那段“打土豪、分田地”改天换地的历史。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正是志书中最遒劲的批注。
市井烟火里的温馨勾勒
书卷中最温暖的注脚藏在清晨的第一缕蒸汽里。晨曦微露时,街头巷尾便已然悠悠地弥漫着勾人的粉香,唤醒郴州人沉睡的味蕾。栖凤渡鱼粉里,鲜鱼熬煮的火红汤底宛若天边绚丽的火烧云;白露塘杀猪粉里,颤巍巍的溏心蛋恰似晶莹剔透的朝阳;华塘砍肉粉里,鲜味十足的猪肉仿佛精心雕琢的玉石。嗦粉声此起彼伏,奏响生活的晨曲。
暮色为书页镀上金边时,郴州街道的灯次第亮起,烧鸡公的辣香裹着芋荷鸭的鲜醇在街巷流窜,刚出锅的肉糍粑在油纸包中嗞嗞作响。公园喧嚣里,老人的二胡声忽而穿透嘈杂人海,将百年往事揉进现代节拍。这纯真快乐的人间烟火气,恰是志书页脚俏皮的插画,让厚重的历史生出温暖的气息。合上这部山水人文志,封底映出王仙岭宁静祥和的晚霞。
郴州,它用自然的笔触描绘着山水之美,用历史的沉淀书写人文底蕴,用生动的烟火书写城市炙热的温度。郴山的每一道褶皱都是待写的纸笺,郴水的每一缕波纹都是未完的批注。
快奔赴郴州吧!这座把自然雕成水墨、将历史酿作陈醴、用烟火暖人肺腑的城市,始终以最舒展的姿态等待着新的读者,永远保持着被再次打开的期许。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将郴州比作一部山水人文志书,视角独特新颖,从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市井烟火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现郴州的魅力,生动地诠释了郴州作为一个兼具自然与人文底蕴城市的灵魂所在,立意深刻且富有感染力。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郴州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眷念。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