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郴州市安仁县第三完全小学教师
丹青水墨里的安仁长歌
——写给郴山郴水郴情的情书
参赛作者:张 敏(郴州市安仁县第三完全小学)
“神农药都·仁者安仁”,在神农尝百草的古铜色传说里,在永乐江粼粼波光的倒影中,我居住在这片被时光眷顾的土地。清晨,安仁县的晨雾还未散尽,稻田公园的阡陌上已浮动着青葱的暗香,如同少年执笔时滴落的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出五千年的农耕文明。
山水写意里的文明密码
熊峰山的云海在晨光中翻涌,恍若上古先民祭祀时燃起的青烟。当我拾级而上,石阶上深深浅浅的脚印与《神农本草经》的竹简纹路渐渐重合。神农殿的飞檐挑起一片朝霞,七十二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神农氏仍在云端辨识百草,将济世仁心化作漫山遍野的草药芬芳。
永乐江畔的渡口丹霞山,赭红色的岩壁在暮色中燃烧。丹霞地貌的褶皱里藏着地质运动谱写的史诗,那些赤色波浪凝固的刹那,恰似欧阳厚均挥毫时笔走龙蛇的酣畅。当夕阳为丹霞披上金甲,我听见远古的造山运动与当代少年的心跳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人文长卷中的精神图腾
漫步在唐天际故居的青砖院落里,感受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将军当年种下的梧桐已亭亭如盖。展柜中褪色的作战地图与泛黄的家书相对无言,墨迹间依稀可见“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阳光被切割成细密的金箔,洒在少年们临摹书法的手稿上,让革命热血与翰墨书香在光阴里悄然交融。
稻田公园的四季是大地挥毫的杰作。春日的秧苗绣出翡翠棋盘,盛夏的稻浪翻涌金色海洋,秋收时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写下现代诗行。当我跟着老农学习传统的“烧土皮”技艺,温热的草木灰从指缝滑落,五千年的农耕智慧与无人机的嗡鸣在蓝天白云下和谐共鸣。
青春笔墨下的时代交响
“中国合唱童话县”的金字招牌在文化馆熠熠生辉。排练厅里,少年们的歌声清泉般流淌,将瑶族山歌的悠扬、花鼓戏的欢快、红色歌谣的铿锵编织成新的乐章。指挥棒划过的弧线里,我看见永乐江的碧波、稻田的曲线、丹霞的纹路都在五线谱上找到了自己的坐标。
暮色中的永乐江泛起星辉,如同千万支饱蘸墨汁的毛笔在宣纸上游走。这片土地上的每个晨曦与暮霭都在诉说: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以青春之笔在时光长卷上续写传奇。当熊峰山的新笋穿透春泥,当丹霞山的岩层增添新的年轮,安仁的故事正在等待更多少年用创新的笔墨,为这幅水墨长卷题写属于新时代的落款。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极具特色。作者以细腻笔触,将安仁的山水人文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从熊峰山、永乐江的自然景观中探寻文明密码,在故居、稻田感受人文精神,借合唱等展现青春活力。语言优美,如诗如画,运用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描绘出安仁的独特魅力,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其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张倩佳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