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靓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思靓,女,2011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林邑中学。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创作背景:小作者认为人生意义有千万个理解,关键在于自我认识。作者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将自由具象化,在一个又一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
代表作品
自由底色
参赛作者:郭峻熙(郴州市林邑中学)
指导老师:谭成秀(郴州市林邑中学)
我该怎样去完善我的自由。
这似乎是对我人生的畅想,那不妨拿有限的时间去畅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有人说,活着是让我们在这世界留下足迹,至少有东西证明你还来过这;有人说,我们的出生是让我们一点一点了解、完善世界史这个巨大的故事。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唯一正解,你觉得活着是取悦自己,那你便去做那取悦你的事;你觉得活着是在于人与人的互相照亮,那你便去做照亮他人的明灯。人活着本身没有什么难懂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去赋予它意义。
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活着的意义,一千个人心里也会有一千种解读吧。我觉得我的人生和自由应由我来书写。
或许在未来,我的自由将在我的人生中具象化。我将在孤岛上高声欢唱我喜欢的歌,我不需要去在意我唱得是否好听,我也不需要听不喜欢的闲言碎语;我将在伦敦塔桥上漫步,任由薄雾漫上我的眼眸,只要我愿意;我将在湖边聆听溪水的碎碎念,抬头仰望太阳从树叶间忽闪地穿过,幻想此刻的太阳是树的心脏;我将置身于幽静旷野,四周只有草木与风的对话,我会尊重时间法则,在这不断流逝的时间中去吸食那自由能量。
那么,我该如何实现我的这份自由。
我的自由不是没有界限的,我要遵守社会规则,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注定要回归社会,按照正常的轨道,在教室中日夜苦读,去赚取获得自由的资本。
或许我永远追寻不到自由呢,好似天方夜谭,是孩童的幻想。但转念一想,人生的意义没有唯一答案,我的存在对他的定义就是独属于我人生的意义,是我赋予的,那我何必去追寻大众化的自由呢,去追寻与世隔绝的美景,抑或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也可以赋予自由人生一个意义,独属于我的意义,这是独一无二的。
我可以为了我想去的地方而努力读书,即使我的肉体讨厌这份累人的事,但我的精神依然自由,我的精神正跑到伦敦大本钟和指针一起倒数,大声呼唤着我的肉体;我的精神正划着小船来到孤岛探索这一切,对着我的肉体招招手。为什么要在世界寻找我的自由和我的人生呢,倒不如在我的自由和人生中去寻找世界。我可以为了我想去的地方而努力,即使我遇到了使我难过厌烦的事,那我的精神何尝不是有独特的体验呢,至少能证明我还有着体验情绪的权利。
那这样我便生来就有着自由的人生,我的精神能够自主选择和行动,我不太喜欢用一些精妙的比喻来逼近这些自由的哲学概念,但当我写下这篇作文时,我是自由的,连我的手指都要嫉妒我的精神拥有肆意驱使他们的权利。那就这样一直自由下去吧,既然我的肉体不得不留在这尘世中,那就让我的灵魂去自由的乌托邦吧,它有着自由的羽翼,它的展翅赋予独属于我的自由,在遵守社会规则下一步步渐渐将我的自由具象化。即使过程艰辛,不管未来有没有成功,我的精神将永远自由,每分每秒都指引着我的肉体。
我坚信,若我的灵魂愿意,我的精神将与我的骨骼相遇。
作品点评
文章围绕“完善自由”展开深度思索,从对人生意义多元性的探讨切入,畅想自由的具象场景,如孤岛欢歌、伦敦漫步等。辩证看待自由与规则,提出在遵循规则下努力积累自由资本。行文逻辑清晰,思想富有深度,强调赋予自由独特意义,精神自由贯穿始终,展现出对自由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