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冉曦
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陈冉曦,2013年出生,郴州市一完小六年级学生。她以“做更好的自己”为座右铭,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突出,被授予“校园爱心天使”称号。作文《我的爸爸》获第17届全国中小学生校园文学作文大赛一等奖。
创作背景:一提到生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时间。前不久,我发现了小时候的日记本,看着里面的内容,又联想到了前几天所学的课文,很感慨。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时间流逝得飞快,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把那天的所作所想全都写在了这篇作文里。
代表作品
记事本里的成长“年轮”
参赛作者:陈冉曦(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邓加龙(郴州市苏仙区马头岭学校)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是钟表里滴答转动的指针,也可以是沙漠中不断流逝的细沙。无形的时间从我们身边流去,有些记忆也会悄然抹去,但总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恍若时光隧道,让我们可以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
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窗前的书架上,暖洋洋的。我漫不经心地整理阳台书柜上的书本,突然发现以前的书包里有一本有些发黄的记事本。那是我在5年前的记事本。
我轻轻地翻开它,记事本的字迹和内容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里面浮夸的字迹,让我忍俊不禁。它们像蹒跚学步的幼儿,是那么的立足不稳,其中竟然还夹杂着一些拼音字母。记事本上赫然写着:“今天我和同学玩老ying抓小鸡的时候,很开心。”
随着那弯弯曲曲的文字,一段我和同学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做游戏,因为彼此还不熟悉,所以大家都很拘束。一开始,我们像一群被束缚的小鸟,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老鹰”的追逐。但玩得久了,大家彼此增进了了解和信任,慢慢地不再像开始那么害羞了。
我们飞奔着,打闹着,高声欢笑着,竟然忘记了下课的铃声。晚上回家后,我感觉特别兴奋,乘兴在记事本上写下了那段话。只记得当时刚刚上小学,许多字不会写,只好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拼音。一个个音节仿佛连接成了我的童年。
翻过一页页笔记,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呈现在我的眼前,竟是那么的鲜活、真实。二年级时因为疫情,大家只能居家上课。老师通过电视屏幕给我们上课,屏幕的右下方有一块与老师互动的打字栏。同学们通过互动栏与老师交流,这个全新的互动形式让我们很感兴趣,也很受欢迎。大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有时甚至弄得网络拥堵。那时的我,虽然对这种上课方式感到新奇,但也隐隐有些失落——毕竟,没有了课堂上的互动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学习似乎少了一份真实的快乐。
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也十分受我们欢迎。我们喜欢那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走出课堂,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观察实物,时而探讨,时而传出一路的欢声笑语。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植物园研学,大家围在老师身边,好奇地观察着各种植物,七嘴八舌地提问。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第一次明白,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有趣。
那本小小的记事本承载了我一段小学的难忘时光。它不仅承载了我的欢乐,也承载了我的迷茫;它不仅承载了我的稚嫩,也承载了我的成长。时光可以逝去,但岁月的年轮从未泯灭。记事本的记录就是我成长的“年轮”。
然而,当我合上这本记事本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遗憾。小学时光匆匆,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迷茫与成长,如今只能在字里行间回味。时间就像一位无情的旅人,从不为任何人停留。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却又已渐行渐远。
我不禁开始反思:在小学的那些日子里,我是否珍惜了每一刻?是否错过了太多值得铭记的瞬间?那些没有好好珍惜的时光,如今只能化作遗憾,留在心底。
于是,我决定努力挽回。我开始整理那些旧照片,把它们贴成一本厚厚的相册,配上文字,记录下每一个难忘的瞬间。我翻出那些旧日记,重新整理,把它们装订成册,让这些文字成为我成长的见证。我还联系了关系较好的同学,提议一起举办一次聚会,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虽然时光无法倒流,但至少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那些珍贵的片段保存下来。
时间一边无情地流逝,一边又忠实地塑造着新的历史。钟表虽然可以调回起点,但我们已不再属于昨天。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迷茫与成长,都化作了一行行稚嫩的文字,留在了这本发黄的记事本里。它们是时间的馈赠,是我成长的见证。
如今,当我再次翻开这本记事本,那些曾经的瞬间仿佛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知道,无论未来我走多远,这些记忆都会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角落。而我也会努力珍惜当下,不再让时光轻易溜走。
郴州漫游记
参赛作者:陈冉曦(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谭云君(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山水画卷
提起郴州,或许你未曾谋面,但若来此一游,定会流连忘返。这座位于湖南东南部的城市,既有灵动的山水,又饱含人文的温度。
推开郴州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闻名遐迩的苏仙岭。它虽有着“第十八福地”的雅称,但我更愿唤它作“人间天堂”。初入山门,便见峰峦叠嶂,气势磅礴,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施展了最神奇的魔法。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时空。待登临绝顶,视野豁然开朗,云海缥缈,如梦似幻,平添几分仙姿。
夜幕降临时,五彩的灯光将山岭装点得如诗如画。石阶旁的灯笼泛着暖黄的光晕,微风拂过,灯光摇曳生姿,为苏仙岭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站在山顶,俯瞰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与感动。
继续漫步,不久便来到仰天湖畔。初见时,连绵的青山环抱一泓碧水,湖面泛着粼粼波光,让人恍若置身梦境。湖水清澈见底,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峦。深入景区,更有灵动的生命与你相遇:优雅的天鹅在湖面游弋,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展翅高飞;成群的鸟儿在草地觅食,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谣;活泼的小鹿在林间嬉戏,好奇地打量着过往的游客,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在这里,每一处风景都是一幅画,每一段旅程都是一首诗。
风味人间
郴州不仅山水秀丽,更以独特的美食令人难忘。临武的舜华鸭,肉质鲜嫩,皮脆肉滑,入口即化,让人食指大动;曾柏鱼,鲜香可口,鱼肉紧实而不柴,汤汁浓郁,食后令人回味无穷;冰糖橙,清甜爽口,咬上一口,果汁四溢,足以征服最挑剔的味蕾。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馈赠,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郴州的热情与温暖。
最让人暖心的,是郴州人的热情好客。若不慎迷路,总会有热心的老人家为你指路,他们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耐心地为你解答每一个问题。若得知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或许还会邀你到家中做客,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份淳朴的情谊,让旅途更添温度,也让郴州这座城市的魅力更加动人。
未完的旅程
郴州的美景远不止于此。东江湖的朦胧、高椅岭的雄奇、瓦窑坪的古韵,都在等待你的探访。
东江湖的清晨,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湖面上,薄雾轻笼,宛如一层轻纱,渔舟缓缓驶过,留下一道道水痕,宛如一幅水墨画。高椅岭的丹霞地貌,红岩绿水,美不胜收。山体呈现出红褐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瓦窑坪的古街,青石板路,古色古香,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
郴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总会给每位到访者留下独特的温暖记忆。来这里吧,让心灵在山水间得到抚慰,让味蕾在美食中获得满足,让人生在旅途中收获感动。郴州,一个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作品点评
《记事本里的成长“年轮”》通过一本旧记事本,生动地展现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成长的感悟。文章结构完整,细节描写丰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通过进一步深化主题和丰富人物描写,文章将更具深度和广度。
《郴州漫游记》是一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游记佳作。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郴州的山水画卷、风味人间和未完的旅程,展现了郴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美食之丰。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充满了童真与想象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