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材
郴州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职工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吴泓材(郴州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郴江在苏仙岭脚下打了个弯,把千年光阴沉淀成青石板上蜿蜒的纹路。晨雾漫过东江湖时,黛色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恍若王维笔下的水墨丹青。这座湘南小城将山水情怀酿成了陈年米酒,轻轻一揭坛,便是醉了两千年的芬芳。
山水作骨:大地褶皱里的生命史诗
仰天湖草原的露珠里藏着远古的密码。当莽山烙铁头蛇游过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南岭走廊的褶皱里便生长出倔强的生命。高椅岭的丹霞赤壁像被岁月烧红的铁砧,千峰竞秀间可见流水劈开红岩的斧痕。在飞天山摩崖石刻的斑驳里,楚越先民将太阳图腾刻入赭红色的砂岩,九尊石狮在风雨中守望了九个世纪,鬃毛间仍缠绕着青铜时代的星辉。万华岩溶洞深处,钟乳石以百年一厘米的耐心生长,石笋与石幔在幽暗中相望千年,终成地质博物馆里凝固的银河。
文脉为魂:江流浸润的文化年轮
郴水最懂离人的愁肠。秦观在郴山驿馆提笔写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时,北湖的涟漪正揉碎一池月光。传说苏仙跨鹤升天那日,白鹿洞中飘出的药香染绿了整座城池的瓦当。韩愈过郴江遇雪,船头那盏孤灯照亮了“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苍茫,却不知岸边的渔翁正将他的叹息织进斗笠蓑衣。三绝碑前,米芾的狂草与苏轼的跋语相映成趣,把失意文人的惆怅化作永州八记外的第九篇绝唱。更有那瑶家《盘王大歌》在山谷回响,长鼓震落枇杷树上的晨露,绣娘手中的八宝纹饰里,藏着南岭民族迁徙的密码。
新火烹古茶:山水城市的现代涅槃
如今的郴城,古韵与新风在五岭广场共舞。裕后街的青砖灰瓦间飘出咖啡香,义帝陵的松柏见证着高铁穿山越岭的轰鸣。栖凤渡鱼粉的鲜辣唤醒清晨,临武鸭的醇厚温暖寒夜,桂东黄糍粑的软糯里包裹着游子的乡愁。在桂阳大溪村的古戏台前,老人们用湘昆唱腔演绎《牡丹亭》,少年们却在VR眼镜里重现湘南暴动的烽火。瑶山云雾茶田深处,5G基站与百年吊脚楼比肩而立,汝城热水镇的地热泉涌出98℃的诗行,将楚辞的浪漫注入大数据云端。
暮色中的苏仙桥,十八颗星辰倒映在郴江水面。岸边的香樟树下,老者用二胡拉奏着《梅花三弄》,少年踩着滑板掠过青石巷陌。两千年前太史公笔下的“林邑之城”,此刻正把山水的魂魄化作城市的心跳。当永兴银楼的工匠将月色锻造成鎏金手镯,当桂阳桐木岭的矿工在井下触摸泥盆纪的鱼化石,这座山水之城已然懂得:真正的郴情,是让每块丹霞岩都铭记着远古的潮汐,让每滴东江水都奔涌着未来的涛声。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妙笔生花,从山水、文脉、现代发展三方面,生动勾勒出郴州独特魅力。描写山水时,将仰天湖、莽山等景观写得极具生命力;讲述文脉,以秦观、韩愈等文人故事,展现文化底蕴;阐述现代涅槃,新旧元素交织的场景跃然纸上。结尾升华,凸显郴州传承与发展并存,郴情在古今交融中熠熠生辉。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张倩佳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