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敏
郴州市安仁县军山乡中心小学学生
草药香里的传承
参赛作者:罗淑敏(郴州市安仁县军山乡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谭剑锋(郴州市安仁县军山乡中心小学)
每年春分一到,安仁县的大街小巷就会飘起浓浓的草药香。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春分“药王节”,老人们说,这一天是祭祀药王神农的日子,也是安仁人感恩自然、传承医术的盛会。
清晨,我和妈妈早早来到县城东面的神农广场。广场边临时搭建的厂棚里面堆着晒干的艾草、金银花、鱼腥草……空气里弥漫着苦中带甜的清香。药农伯伯们头戴草帽,一边整理药材,一边用方言吆喝:“瞧一瞧!安仁的三宝——黄精、茯苓、七叶一枝花嘞!”妈妈告诉我,这些药材都是郴山孕育的珍宝,能治病救人。我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一片晒干的银杏叶,它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仿佛能扇走所有的病痛。
广场上,锣鼓声震天响。一群穿着青色长袍的叔叔阿姨正在表演“采药舞”。他们手挽竹篮,模仿古人攀山采药的动作,时而弯腰摘取,时而仰头张望。最让我惊讶的是,舞者中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药师。他们虽然动作缓慢,但每一步都踏得稳重,仿佛在告诉年轻人:采药不仅是手艺,更是对山的敬畏。
上午九时,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药王神农的雕像前摆满了新鲜的草药、糯米糍粑和红烛。主祭的老爷爷用浑厚的声音念着祭文:“神农尝百草,安仁承医道……”我和同学们跟着大人一起鞠躬,心里默默许愿:希望药王保佑家乡人健康平安。
仪式结束后,一位药师爷爷笑眯眯地招呼我们:“娃娃们,来认认草药!”他举起一株开着紫花的植物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我壮着胆子回答:“是夏枯草!我奶奶用它煮水治咳嗽。”爷爷连连点头,奖给我一颗甘草糖,甜味从舌尖一直暖到心里。
傍晚,神农广场的热闹还未散去。街边支起了冒着热气的大铁锅,咕嘟咕嘟炖着草药猪脚,浓郁的香味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老板娘掀开锅盖,褐色的汤汁里浮着当归、黄精,猪脚炖得酥烂,入口即化。妈妈买了一份递给我,笑着说:“这是安仁的老方子,春天吃能强筋骨!”我咬下一口,草药的微苦混着肉香在舌尖化开,仿佛吃下了郴山的灵气。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神农殿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紧紧攥着药师爷爷送的艾草香包,暗下决心:将来我要像他们一样,读懂郴山的每一株草药,把安仁的医道文化传下去。春分药王节,不仅是草药的盛宴,更是安仁人血脉里的记忆。那些簸箕里的清香、舞步里的虔诚、祭文里的庄重,都在告诉我——家乡的山水有情,草木有心。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份“郴情”永远生机勃勃。
作品点评
本文围绕安仁春分“药王节”展开,从清晨到傍晚,描绘广场见闻、祭祀仪式等场景,融入丰富的感官描写。字里行间饱含对家乡文化的热爱,结尾直抒传承医道文化的决心,情感真挚,生动展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