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娴萍 | 湘南学院学生
2025-04-07 16:32:18



陈娴萍

湘南学院学生



作者简介

陈娴萍,女,2006年7月出生,现就读于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创作背景:在郴州的求学生涯中,作者亲身经历了许多温暖瞬间,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与此同时,郴州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亟需更多人了解和宣传。出于对郴州的热爱,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分享出来,引导更多人关注郴州。


代表作品

邂逅郴州:镌刻心间的美

参赛作者:陈娴萍(湘南学院)

初来郴州求学时,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完全陌生。但随着时光缓缓流淌,它悄然变成我心底最温暖的归宿,每一处角落都藏着让我难以忘怀的故事。

在一个悠闲的周末,我偶然听闻老城区藏着一家口碑爆棚的鱼粉店。怀揣着好奇,我一头扎进曲折幽深的小巷。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微风拂来,裹挟着老房子特有的古朴气息。街边的墙壁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偶尔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探出头来,为这条寂静的小巷增添了几分生机。

终于找到了那家鱼粉店,店面不大,仅有四五张桌子,却坐满了食客。墙壁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记录着郴州的旧时光。店老板是一位朴实憨厚的中年大叔,他熟练地从滚烫的汤锅中捞出米粉,再浇上一勺鲜美的鱼汤,放上鲜嫩的鱼肉,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和香菜。热气腾腾的鱼粉一端上桌,鲜香的味道瞬间钻进我的鼻腔。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爽滑的米粉、鲜嫩的鱼肉、浓郁的汤汁在舌尖上碰撞,仿佛一场味蕾的狂欢。与老板攀谈时,我了解到这家店已传承三代,许多郴州人从小吃到大,对于他们而言,这碗鱼粉不仅是美食,更是记忆中家的味道,承载着几代人的成长与变迁。

随着对郴州了解的加深,我越发沉迷于它的自然之美。苏仙岭是我常去的地方,沿着蜿蜒的登山步道拾级而上,路旁树木郁郁葱葱,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宛如一场盛大的自然交响乐。登山途中,我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脚步轻快,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得知我对苏仙岭充满好奇,老人热情地给我讲述苏仙岭的传说:相传西汉时期,一位姓苏的姑娘在郴江边洗衣时,吞食了一颗五彩斑斓的仙珠,自此怀孕生下苏耽。苏耽自小聪慧善良,长大后医术高明,济世救人,最后在苏仙岭上羽化成仙,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站在山顶观景台,俯瞰整个郴州市区,连绵的山峦、错落有致的建筑与穿城而过的郴江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除了自然风光,郴州的人文风情同样让我难以忘怀。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我结识了一群热情善良的郴州人。我们一起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陪留守儿童做游戏。有一次,我来到一位老奶奶家,老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述过去郴州的故事。她回忆道,过去的郴州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车。每到夜晚,整个城市一片寂静。随着时代的发展,郴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夜晚的郴州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老奶奶的讲述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厚的情感,也让我见证了它的变迁与发展。

郴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用它独特的方式治愈着我,陪伴我度过一段又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美、历史文化的深厚,更收获了温暖的人情。我知道,无论未来我走到哪里,郴州的一切都会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细腻动人,作者从自身求学经历出发,娓娓道来在郴州的点滴。在老城区寻觅鱼粉店,细腻描绘小巷与美食,展现美食承载的记忆;登苏仙岭,借传说添文化底蕴,勾勒出城市山水美景;社区志愿活动中,借老人讲述见证城市变迁。全文情景交融,生动展现郴州的独特魅力,让人深切感受到作者对这座城市浓浓的眷恋。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张倩佳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