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兰 | 郴州市资兴市第三中学学生
2025-04-07 12:45:59


黄雅兰

郴州市资兴市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雅兰,女,2010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资兴市第三中学,学习勤奋刻苦,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列,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

       创作背景:在湘南的温柔臂弯里,郴州,这座被山水偏爱的小城,静静诉说着独属于它的故事。郴山是它坚实的脊梁,郴水是它灵动的眼眸,而郴情,便是它温暖的灵魂,对我而言,郴情早已镌刻进灵魂,成为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


代表作品

情暖郴州岁月沉香

参赛作者:黄雅兰(资兴市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李红燕(资兴市第三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每当吟诵起这句词,我的心便被拽回故乡郴州,郴山是它坚实的脊梁,郴水是它灵动的眼眸,而郴情,便是它温暖的灵魂,对于即将毕业的我而言,郴情早已镌刻进灵魂,成为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

      记忆深处,老家的院子前有棵古老的桂花树,每至中秋,满院的桂花香。这时候,邻里间总会聚在一起,大人们摆上桌椅,端出自家做的月饼、糍粑,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刘奶奶是做糍粑的好手,她熟练地揉着糯米团,再包上甜甜的豆沙馅,放入蒸笼。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糍粑就出炉了,软糯香甜,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赏月聊天,一边唠着家常。哪家孩子考试得了好成绩,哪家老人身体硬朗,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月光如水,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温馨的笑容。那浓浓的邻里情,如同这桂花香,在岁月里悠悠飘荡,永不消散。

      郴水悠悠,见证着郴州人的生活百态。夏日傍晚,我常和父母漫步在郴江江畔。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宛如金蛇狂舞。江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江边的亭子里,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一招一式都透着岁月的沉稳;不远处,孩子们在沙地上嬉笑玩耍,堆砌着心中的童话城堡。母亲会指着远处的苏仙岭,给我讲述苏仙的传说,从白鹿衔食哺育苏仙,到苏仙为民祈雨,那些故事在我心中种下了善良与勇敢的种子。父亲则会给我讲湘南起义的英雄事迹,讲朱德、陈毅等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热血奋斗,让我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会给我讲述郴州的历史,从古代的文人墨客被贬至此留下的诗词,到近代湘南起义的热血篇章,每一段故事都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郴水之畔,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更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悉心陪伴与深沉爱意,这份亲情,如同郴水一般,温柔而绵长。郴水之畔,亲情的陪伴、历史文化的熏陶,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成长的道路。
      假期和家人、同学一起爬莽山,让我对郴情有了更深的体悟。莽山巍峨,奇峰罗列,云雾缭绕间仿若仙境。登山途中,山路崎岖陡峭,当体力不支时,大家都没有想过放弃,体力好的搀扶着体力差的。我们相互鼓励,喊着口号:“加油,我们一定能登顶!”当终于站在山顶,俯瞰着莽山的壮丽景色,连绵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尽收眼底,大家欢呼雀跃。那一刻,同学间的情谊如同山间的清泉,澄澈而又甘甜,让我明白团结与互助的力量。

      郴州的传统节日,更是郴情最浓郁的体现。每年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舞龙舞狮的队伍走街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孩子们穿着新衣,兴奋地跟在队伍后面奔跑,大人们则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拿出瓜子、糖果、红包,犒劳舞龙舞狮的人们,大家互道新年祝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城市。

      如今,面临中考的压力,我时常回忆起这些温暖的瞬间。郴情,它不只是简单的家乡情,更是一种传承,是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同学、朋友间的携手共进。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每一个郴州人紧紧相连。即使未来我会离开家乡,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但郴情,这一曲镌刻在岁月里的长歌,将永远在我心中奏响,指引我前行,给予我力量。



作品点评

此文是一篇极具感染力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郴州深深的热爱与眷恋,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结尾处升华主题,强调郴情是一种传承,是连接郴州人的纽带,使文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语言的锤炼上,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的文采更上一层楼。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