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保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人间烟火中寻光
参赛作者:李民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在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
滚滚红尘,众生百态,各有其貌,人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我们置身其中,既是看客,也是剧中人。
漫步于市井长巷,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为生活奔波劳碌的身影。清晨,当第一缕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浓稠,菜市场里的小贩们就已忙碌开来。他们或推着装满新鲜蔬果的小推车,或守着堆满货物的摊位,粗糙的双手熟练地整理着商品,眼中装满的是这一天生意的期许。街头巷尾的早餐摊点,摊主们在升腾的热气中忙碌,为行色匆匆的路人递上一份份温暖的早餐,他们的额头布满汗珠,却来不及擦拭。
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重复着单调又繁重的操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生活被柴米油盐填满,被工作的压力束缚,为了家人的温饱、孩子的学费,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些奔波的人,就像负重前行的骆驼,在生活的沙漠中艰难跋涉,直至生命的尽头,或许他们未曾享受过一天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但他们的坚韧不拔,却如同大地般厚重,支撑起生活最坚实的根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坐享其成的人。他们生在富贵之家,一出生便含着金汤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被物质堆砌得满满当当。豪车代步,华屋居住,出入都是高档场所,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发愁,无需在烈日下奔波,在别人为生活焦头烂额时候,他们却悠闲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生活背后,却往往隐藏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的充裕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他们在人生的安逸中,逐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就像无根的浮萍,在生活的浪潮中随波逐流,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心迷茫。
我们再将目光投向那些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之人。古有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殚精竭虑,辅佐刘备父子,为蜀汉政权耗尽心血。他的智慧与忠诚,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而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科学家们扎根实验室,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科学难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医护人员在疫情肆虐时,逆行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基层干部们深入乡村,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挥洒汗水,带领百姓走上致富之路。他们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将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即便身死,其功绩与精神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破红尘,选择静坐打禅,试图在青灯古佛旁寻得内心的宁静。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在深山古刹中,每日诵经念佛,参禅悟道。然而,有人虽然身在佛门,却未能真正领悟普度众生的真谛。他们一味地追求个人的解脱,却忽视了世间还有无数受苦受难的众生。真正的普度众生,不应是在佛前的虔诚祈祷,更应是在生活中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传递爱与温暖。就像弘一法师,他不仅在佛法上造诣深厚,更以慈悲之心关爱众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楷模。
在这人世间,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似乎随处可见。强者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与资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弱者则常常处于劣势,艰难求生。职场上,为了晋升机会,人们明争暗斗;商场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商家们尔虞我诈。邪恶似乎屡屡占着上风,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逍遥法外;正义却经常迟到,那些遭受不公的人,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公正的裁决。但我们要坚信,道德的力量永远不会泯灭,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无论邪恶如何猖獗,它都无法掩盖道德的光芒,无法阻挡正义的脚步。正如黑夜再漫长,也终会被黎明的曙光所驱散。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为人处世,只要心存善念,天地间的轮回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善念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她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善念是寒冬里的一把火,她能温暖冰冷的心灵;善念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她能滋润干涸的生命!
当我们以善念对待他人,也必将收获他人的善意与回报。或许在当下,我们的善举不会立刻得到回应,但从长远来看,善的种子终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界永远属于那些心存善念、坚守正义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脊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置身于这纷繁复杂的人间,我们应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的喧嚣所迷惑,不被利益的诱惑所动摇。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理解每一个人的选择,同时坚守自己的内心底线,秉持善良与正义。在奔波劳碌中,不忘追寻生活的美好;在安逸享乐时,不忘记提升精神境界;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关心国家与社会。人生如戏,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愿我们都能在这场人生的大戏中,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让这人世间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视角多元,笔触深刻。通过描绘市井小贩、工厂工人等不同群体,生动展现人间百态。将各类人物生活状态对比,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如劳动者的坚韧与坐享其成者的空虚。同时,论述正义与邪恶、善念的力量,观点清晰有力。结尾呼吁坚守底线,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引领读者审视人生,探寻在人间烟火中寻光的真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龙琦钰
三审:李艳艳